《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精编

时间:2024-12-28 10:07:4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精编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精编,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精编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有关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科学家的不幸遭遇的故事。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提出学习目标

  1、难忘的童年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得成长着,有笑,也有泪;有喜,也有忧……今天我们学习《童年的发现》,不知它又能带给我们哪些感受。(出示课题)从课题中,你最想了解什么?

  2、提出学习目标

  (1)自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勾画生字新词,自学生字词语。

  (2)知道课文主要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紧扣“发现”,展示学习成果

  1、“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2、仔细读读这几句话,理解句子意思,并带上自己的理解转述这几句话。

  3、联系整段话,反复朗读,体会当“我”发现这个规律时,是怎样的心情。

  (格外高兴、得意……)

  4、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5、“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6、“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那么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人怎么会是鸟?”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7、“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具备的某些特征。”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三、激发知识冲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体会作者执著探究的精神。

  四、布置作业

  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的朗读。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精编】相关文章: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08-25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05-20

《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09-24

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10-23

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15篇10-08

部编乌鸦喝水教学设计09-19

部编版桂花雨教学设计10-04

《童年的朋友》的教学设计优秀06-25

部编版《田忌赛马》优秀教学设计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