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时间:2023-01-30 13:19:2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也是本套教材陶艺系列中的一课。利用陶艺进行造型表现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拉胚成型法,泥板成型法,盘条成型法等。本课的设计目的是启发同学们在学习运用盘条及手捏成型法的同时学以致用,引导同学们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

  应知: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掌握手捏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

  应会:利用手捏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制作别致的小花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手捏成型法,盘条成型法,泥板成型法,尝试制作一个别致的小花瓶。

  难点:花瓶的造型设计,重心的掌握。

  教学设计:

  一、激情引趣

  师:一块泥,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把它变成一件容器呢?

  小组探究:

  1.用手直接捏。

  2.搓成条垒起来。

  3.擀成大泥片围起来。

  4.做好外形,用勺子把里面的泥掏出来。(实践操作)

  二、欣赏作品

  1.欣赏课前收集的各种图片资料。同学们相互欣赏、交流。

  2.欣赏书中图片。它们都用了哪些方法?哪儿的'设计最别致?(学生们观察,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探究讨论

  引导学生讨论:

  这些作品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件?

  哪一件作品的哪一种方法你最想了解?

  四、明确目的

  1.提出作业要求:用泥制作一个造型新颖别致的花瓶,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2.看书观察:

  a.书上的花瓶都用了那些方法?(捏、刻、盘)

  b.你最感兴趣的是哪种方法?

  c.你觉得哪个花瓶设计得最别致?

  五、探讨技法

  演示:

  1.将搓好的泥条铺在报纸上,横竖交错摆放。

  2.用玻璃瓶轻轻擀压。

  3.用报纸轻轻兜着,将泥条围绕着玻璃瓶卷一圈。

  4.立在做好的花瓶底上。

  六、思考创作:

  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创作

  七、展示评价

  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注意有侧重的进行点评。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2

  一、展示收集、交谈理想实现

  1、学生展示自主收集的名人伟人实现理想的事迹。

  2、引导认识实现理想的方式。

  3、师生交谈:实现理想应有明确的理想目标,要从一个个小的目标做起,你的目标是什么?说一说。学生畅谈理想目标。

  4、引入新课:要完成一个个的`目标,最好方式是什么呢?制定计划是实现目标最重要的一环。我们今天就为我们的理想目标的实现来设计一个行为计划表。

  二、范式分析、获悉方法

  1、引导学生认识计划表。计划表一般包括哪些部分呢?师生交流,获得认识。

  2、小结:一份计划表有标题、表格、文字等内容部分组成。

  3、分析与思考:怎样设计计划表才美观,使我们看到计划表就对行为充满信心?设计美观的计划表还应配上相应的装饰图案和画面,标题可用美术字进行美化。

  4、尝试与发现:提问:计划表的设计除了绘制的方法外,你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吗?试一试,看看谁的方法最特别?学生讨论,尝试剪贴、压印等方法设计表格局部和进行美术字的装饰美化练习。

  5、学法指导:展示尝试练习的效果,自由评述。针对学生的尝试作业,有学生提出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演示示范,指导解决学习问题。

  6、交流设想,启示创意。

  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三、提出要求、创意设计

  1、提出作业要求:根据自己的理想目标,制定一个实施的计划,并选择合适的方法将计划进行表格化设计。

  要求:美观实用,计划内容与装饰画面富有统一性、趣味性。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展示、评述表达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自我评价画面表现效果与要表达的设计意图。

  2、学生互评,评选最佳创意作品、最佳使用作品等。

  五、教学延伸:你制定的计划是可行的吗?课后去执行一下自己的计划。让我们用行动计划明天、实践今天,希望我们每个人的理想都能如愿以偿。

  教学后记: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各种图形充分的展开想象,进行添加,完成一幅有趣的画。

  2.引导学生自主参与,通过欣赏以及相互交流、启发,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通过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学习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画具象或抽象的形象。

  教学难点:巧妙结合已有图形的特点,添加成生动有趣的形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画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提示学生准备上课,集中注意力,准备好学习用具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出示两幅连线游戏。(引出并出示课题:绘画游戏)

  二、探究学习

  1、师:我们在绘画时经常会利用到各种各样的线,你认识下面这几种线吗?

  师出示:直线、曲线和折线。

  师:你知道这些线的名称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直线,曲线,折线

  2、师:出示三角形和圆形,启发学生联想可以变化成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训练学生对基本形进行大胆的联想。

  师:出示不规则图形进行联想,它会让你想到什么?你也可以改变不同的方向去思考,看看分别像什么?

  小结: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奇特,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同一个图形,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联想,同一个图形换个角度就有不一样的发现。如果我们稍加添画,就可以将现有的图形变成一个有趣的画面。

  3、出示并结合米罗的作品《鸟翅上滴下露珠,唤醒了眠于蛛网暗影中的罗莎利》引导学生想象。

  4、师:出示课本中学生作品《奇妙的世界》、《布娃娃》师生共同赏析。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作品,开阔学生的视野,他们在实践中可以更好的借鉴。

  5、出示三幅线条勾画的图形,让学生对比讨论,你觉得哪幅分割的好?为什么?

  (1).过于简单,不利于添画。

  (2).过于复杂,不利于联想。

  (3).分割恰当,利于联想添画。

  设计意图:学生在随意中可能出现过密过疏的线条,通过比较教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6、教师示范画随意的线条、并在线条勾画出的'图形上大胆联想,添加具象或抽象的形象。

  师:谁能像米罗一样大胆幻想在老师随意画的线条中添加?

  三、艺术实践:

  师 :我觉得大家能创作出更漂亮的作品来,有信心吗?那下面就让我们开始一场精彩的 “想象大比拼”。比一比谁能巧妙的利用随意线组成的图形,添加出最生动有趣的形象。

  学生:创作。

  教师:巡视辅导。

  教师辅导要点:

  (1)随意形的疏密关系

  (2)添加内容是否生动

  (3)调整画面的整体感觉

  四、欣赏评述:

  1.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欣赏

  2.学生互相欣赏,简单说出自己的作品内容。

  3.教师评述优秀作业,引导学生给自己的作品起一个名字。

  设计意图:通过赏析,训练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并鼓励有所创新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课后小结

  看,这些原本随意,甚至有些杂乱的线条,通过大家的联想、绘画,就变成了一幅幅漂亮的美术作品。难怪有人说:想象力是一切希望和灵感的源泉,看来只要你敢想、敢做,就一定能收获更多的惊喜和成绩。

  六、课后拓展

  欣赏生活中的奇思妙想。小结:生活中处处奇思妙想,让想象成为我们的伙伴,伴随我们成长,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错位的图片》是小学美术课本第五册中的一节设计活动。

  教材以儿童喜爱的图片形式,为大家提供了二条活动的线索:第一,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展示了从生活中收集的一些小图片并经过了错位处理,如摩托车、小女孩的照片等。第二,针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实际情况,附上了错位图片的制作步骤图例指导学生。

  学生分析

  1、三年级的学生对美术课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同时也是的但缺乏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让他们通过制作错位的图片培养创造力、想象力和动力能力是很重要的。

  2、学生具有了初步的设计能力和表达能力。

  设计理念

  1、在整个学习活动中,以同一张图片经过变化可以产生不同的美引出其中错位方法概念理解、“怎样制作错位的图片”的探索和设计并制作错位的图片的活动来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组织学生的合作探索和交流活动,体现教师是儿童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和支持者。

  2、在自主探索与自主操作的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儿童的相互认同、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和团结协作。

  3、在大胆质疑、自主探索和交流活动中,引导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自主性学习。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各种变化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一张图片通过变化可以产生不同的美。

  2、 通过制作错位的图片,培养学生培养创造美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3、 通过错位图片的制作,培养学生耐心、认真的学习品质。

  教学流程

  一、教学准备

  (一)教师注意收集或网上下载与错位图片有关的资料,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图形变化的知识。

  (二)教师预计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的方法。

  (三)教师确定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评价的方法及框架。

  二、教学过程

  (一)、图片欣赏,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的美术课老师带来了许多漂亮的图片,请大家仔细看,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

  【教师使用了大量由一张图片变化而成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说说图片的效果或教师介绍,生边看有声音的图片演示边发出阵阵感叹声,气氛非常的热闹。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到同样一张图片通过不同的变化可以产生不同的美。】

  师:谁能说说看了这些图片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图片都很漂亮。

  有些图片是分离的。

  有些图片是变色的。

  ……

  师:大家都观察得非常仔细,这些图片是由一张图片经过变化产生了不同的美。那么这么多图片的`变化我们一节课都能学会吗?

  生:能!

  师:大家这么自信,那老师今天可要考考你们了,我们先来这张图片的变化吧,谁能说说它是怎样变化出来的?

  生:是割成一条一条后把它放起来的。

  是错开位置放的。

  是隔一条错开一定距离放起来的。

  ……

  大家讲得真棒!这张图片是把它剪开后错开位置粘贴起来的。(师边讲边板书课题)

  【由图片变化的大环境,聚焦到变化的一种形式-错位图片,并由此引出课题。】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师:把图片进行错位只有这种方法吗?

  生:横的,竖的,斜的……

  师:大家说得方法都很好,不过老师觉得还有很多方法,接下来大家就一起来讨论一下,同时想一想怎样排列更美观,怎样剪得更快更好?(电脑显示问题)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上述问题,师巡回指导并点拨几个小组。

  【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和教学效果。在小组讨论中,可以自由发言,也可以轮流发言,通过双向交流相互督促、检查、启迪和帮助。】

  师:哪个小组代表先来说一说。

  生:我们小组讨论后认为横割成一条一条后,可以的条子像楼梯一样排列。

  师:斜向哪边?

  生:朝左边。(师显示出图例)

  师:除了朝左边,还可以朝向哪边?

  生:朝向右边。(师显示出图例)

  师:横条还可以怎样排列呢?

  生:像小河一样弯曲的。

  每一条拉开距离排列的。

  像图片上一样隔一条再拉开距离排列的。

  ……

  师:大家通过动脑筋,发现了这么多横条的排列方法,那竖条的呢?

  生:像楼梯一样排列的,也可以朝左和朝右的。

  隔一条再拉开距离排列的。

  像波浪线一样排列的。

  ……

  师:斜条的呢?

  生:……

  师:刚才我们大家发现了这么多图片错位的排列方法,那么要把图片刻成一条一条,并且刻得又快又好,谁能有更好的办法?

  生:用尺子画好,然后标上数字,再把它剪下来。

  也可以用美工刀刻。

  不一这用尺子画的,也可以把图片折成一条一条,然后标上数字,再剪下来的。

  ……

  【在学生汇报交流时,让学生自主地选择问题进行交流,教师对其汇报要有扶有放,积极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帮助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自主操作,完成作品。

  接下来,大家就用自己所喜欢的错位方法,做一张漂亮的错位图片。你可以在课本中错位图片的基础上进行变化。也可以自已独立设计或几人合作进行设计圆形纹样。做好的时候在图片旁边写上一句或几句自己的感受。(电脑显示)

  (学生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自主操作中,正视学生的差异,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并通过独立制作或小组成员合作,进行错位图片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动手能力较薄弱的小组,并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同时通过制作错位的图片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精神。】

  四、自主评价,课外延伸。

  1、学生将自己做好的错位图片放在桌上,然后相互集体参观。同时将写三张欣赏卡送给你的同学(放在图片旁边)。

  2、 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生:我知道了一张图片经过变化可以产生了不同的美。

  今天这节课我特别高兴。

  我能做错位的图片了。

  ……

  师:这节课你感觉有不满意的地方吗?

  生:我在刻图片刻得还不齐,下次要练练刻图片。

  我的图片是横向错位的,现在我发现竖向错位会更好看些。

  我觉得这节课的时间太短了。

  3、 课外延伸。

  师:前面同学们说都很有信心想把所有的图片变化学会,现在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错位图片的变化我们学了一节课,它的变化原来有这么多。

  图片的变化实在太多,要想在一节课内学完是不可能的。

  ……

  师:同学们都讲得对,图片的变化是太多了,我们靠一节课时间是不可以学完的,不过大家可以在课后多学习几种变化。然后用自己喜欢的变化形式,做一张漂亮的图片。

  课后反思

  这节课中,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直观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探索的活动中,通过互相帮助、引导、启迪,较好 地培养了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意识。在实施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注重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需要反思的是:对学生自主探索的拓展不足:如一个学生说“排列”时,讲到可以剪成三角形后再排列,只是一句带过,而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继续深入。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了解鱼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特征,学会用彩墨的方法画鱼。

  2、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笔墨知识和方法大胆地进行作画,培养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以及驾驭画面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笔情墨趣中,发现彩墨魅力,体验民族艺术,大胆地亲近彩墨,表现鱼的生命和美丽,并获得欢愉和满意,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思想感情。

  4、审美目标:欣赏、感知民族艺术独特的表现形式,发现并尊重他人和自己的艺术表现。

  二、教学重点:

  欣赏、分析、认知鱼的结构特征和结构变化,教会学生用彩墨画鱼的方法,表现不同造型的鱼,从中体验彩墨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

  用彩墨表现出富于情趣的画面。

  四、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画具,课件,学生用纸、墨、色、碟、水桶、印泥。

  2、学生准备:画毡或旧报纸,毛笔、板刷、橡皮印章。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生:喜欢)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看谁最聪明,能准确猜出来:

  没胳膊没腿,

  从来不离水。

  走路不用脚,

  摇头又摆尾。

  (打一动物)

  (学生:鱼!)

  教师:对!真聪明!是鱼。你们认识鱼类吗?了解哪些鱼的知识?说给大家听听。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鱼。

  小结引导:你们真棒!了解这么多!是的,鱼是水中的动物,它种类繁多,全世界大约有16000多种。它五颜六色,形态万千,是一种十分漂亮的动物。下面请大家观赏一些奇特、美丽的鱼。(出示课件,观赏鱼图)。

  刚才这些图片是鱼静止时的形态,鱼游动时又是怎样的呢?(播放视频)

  交流感受:看了这些图像,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观赏后的感受;美、漂亮、可爱)

  教师:鱼不仅漂亮、可爱,而且代表着吉祥,深受人们的喜爱,在绘画、陶瓷等众多艺术作品中都留下了鱼的身影。(出示艺术图片课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八课《用彩墨画鱼》(板书课题——用彩墨画鱼)。在这一课当中,我们要了解学习鱼的基本特征,学习用彩墨表现鱼的方法,并尝试创作一幅表现鱼的彩墨画。

  (二)讲授新课。

  1、了解鱼的基本特征。(课件)

  教师引导:要画鱼,先要了解鱼的基本特征。无论鱼的外形怎样变化,它的基本特征都是一致的,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请大家看:课件出示鱼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鱼的基本特征。

  鱼的结构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头上有嘴、眼睛、鳃;身上有背鳍、胸鳍、腹鳍、臀鳍;身上布满鳞片。

  2、了解彩墨画的基本知识

  教师:用彩墨画鱼,除了需要了解鱼的特征外,还要掌握一些彩墨画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复习彩墨画的基本知识。

  3、展示彩墨表现鱼的作品,引导欣赏(课件)

  自然界的鱼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用彩墨表现这样的鱼会是什么样的?下面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彩墨表现鱼的作品。彩墨画由于它特殊的水墨效果,所以使画面产生一种很神气的艺术效果,我们大家在欣赏的时候注意留心去体会一下。

  (1)欣赏韩美林彩墨画鱼的作品

  这幅作品是奥运福娃的主要设计者韩美林先生的作品,是不是感觉这个鱼更加可爱啦!这幅画主要是用墨线勾勒鱼的外形,再用墨和颜色进行渲染,墨和色结合的恰到好处使画面生动简洁,而且整幅画一种鱼按不同的方向去排列,在形式上也感觉很新颖、很奇特。

  (2)欣赏学生作品

  教师点评学生作品特点:用笔用墨大胆,画面完整,充满童趣。

  4、示范指导。

  我们刚才欣赏了这么多的画,包括画家的作品、我们学生的作品,都很精彩,那么用彩墨画怎么画的,你们想知道吗?那么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基本的方法。(边展示课件边示范讲解)

  ①用线勾画:用墨线或彩线勾勒出鱼的外形,然后画出鳃、鳍、嘴、眼,再以墨线进行装饰,最后用淡墨或淡色渲染。

  ②线面结合:用泼色的方法画出鱼的外形特征,再用墨线或彩线勾勒具体特征。

  (三)尝试创作。

  1、现在大家一定特别想画了,请大家先清楚今天的作业要求,然后再动手创作,课件出示要求:用彩墨的方法表现鱼,可以画真实的鱼也可画想象中的鱼,彩墨要富于变化,体现出笔趣、墨趣、水趣、情趣。

  2、学生进行绘画表现,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笔墨的使用,画面的安排。

  (四)评价总结。

  1、采用师生互评的方式围绕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畅谈自己的感受和新的发现。

  2、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给予一定的激励和肯定。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有很多不足,如学生在动手实践时在抓住了鱼的结构同时与丰富色彩表现的同时,往往忽略了构图,可在欣赏时对孩子们进行引导;在教学评价时,学生一味的抓住鱼的特征,只是注重它画的像不像,应鼓励孩子们多方面的进行评价,可教师在对一幅作品可从色彩、造型、构图上进行评价,在鼓励学生的同时也指出不足,也让孩子们试着从各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出其优缺点。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第一课的学习为本节课作了铺垫。本课是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在自己身边发现美、表现美。青菜、萝卜、南瓜……各种蔬菜都可以入画。菜地里带露珠的蔬菜,菜场上鲜亮的蔬菜,母亲菜篮里的蔬菜……都可以在我们的画笔下,显现出一幅绚烂的画卷。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了,我应让学生通过艺术创作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来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表现生活、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真实而独特的感受,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有关蔬菜的知识,熟悉常见蔬菜的形态、颜色与质感。

  2.学习应用喜欢的绘画方法表现蔬菜,掌握蔬菜的表现方法。

  3.通过造型表现, 发现蔬菜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才能,让学生知道要珍爱蔬菜,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的蔬菜形状、颜色、质感,学习用线条、颜色描写蔬菜。

  教学难点:精确表现出不同蔬菜的形状、颜色和质感。

  教学过程

  1.观看与演示

  通过课件欣赏蔬菜的精巧摄影作品。

  (1)画中有哪些蔬菜是你平时最爱吃的?

  (2)在我们家乡还能吃到哪些蔬菜?

  (3)谁能说说吃蔬菜的益处?

  2.指引探究

  (1)学生取出课前预备各种蔬菜,观看外形特点。

  (2)老师指引学生分类沟通。

  (3)观看蔬菜,把它们按颜色分类:哪些是绿色?哪些是白的?还有些什么颜色?

  (4)体验各种蔬菜的质感。

  3.欣赏作品

  (1)组织学生欣赏大师作品、学生作品。

  (2)指引学生沟通绘画作品中蔬菜的形状、颜色、质感,大师和小画家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学生自主探讨。

  4.示范讲授

  老师示范,描写蔬菜,指引学生观看,总结作画步骤。

  5.自主创作

  (1)可以直接描写不同蔬菜。

  (2)可以激励学生自由选择表现对象,如在自己脑海留下深入印象的蔬菜。菜地里带露珠的蔬菜,菜场上鲜亮的蔬菜,母亲菜篮里的蔬菜……

  (3)自由选择绘画表现形式:如线描、水彩、油画棒等。

  (4)学生自主练习,老师巡回辅导。

  6.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绘画作品,相互观摩,进行评价。

  7.小节拓展

  激励学生应用多种工具材料表现蔬菜,在生活中多观看,发现美,创造美。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7

  教材分析:

  通过绘画,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美,是本课设计意图。教材以一幅色彩鲜艳、具有真实感的蔬菜照片导入本课,激发学生对“我家的菜篮子”的回忆,如蔬菜名字、营养、外形、色彩特点等,体会父母的关怀,生活的美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运用线条或色彩表现"菜篮子"与"蔬菜"的形态、色彩特征。

  2、过程与方法:①在欣赏中,体验大师对生活美的感受;②在摆设中,体验构图的美感;③在探索中,体验多种物体的前后遮挡画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关注日常生活美,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运用线条或色彩表现菜篮子的形态与色彩特征。

  教学难点:

  多种物象的前后遮挡关系。

  兴趣点:

  畅谈我家菜篮子,蔬菜摆放构成的活动。

  观察点:

  “菜篮子”的形状、色彩及前后遮挡的特征。

  教具准备:

  各种蔬菜模型、实物,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法,导入新课。

  我家喜欢吃什么菜?(从蔬菜名称、形状、色彩、质感、营养几方面说说)

  欣赏课本范画,大师画了什么蔬菜?这些蔬菜有什么形态、色彩特征?

  二、 摆一摆:学习构图。突破难点。

  出示准备的各种蔬菜的卡片,让学生在黑板上摆一摆,归纳总结:

  如何摆放画面才好看?先摆大的主体物,再添小的搭配物。

  形状大小前后搭配,色彩搭配美不美?

  三、把黑板上摆放的蔬菜画一画。

  怎么画才能表现前后遮挡?

  先画前面的蔬菜,再画遮挡的.蔬菜。

  先画主体物(注意留出前面物体的位置),再搭配其他物体。

  四、拓展延伸,学生创作。

  加上篮子应怎样画?可以有几种画法?

  教师演示讲解几种篮子的画法。

  提请学生注意:菜装在篮子里怎样既可以看到菜又可以用到遮挡的画法。

  篮子外面可以画些菜以求画面饱满。

  五、展示评价。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难点没有解决好,但构图有进步。有的学生还是存在画的东西太小的问题。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房子的想像和学习,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像力,使学生在想像的“王国”自由驰骋,在线与色的世界中尽情挥洒。

  2、让学生充分体会艺术活动带来的快乐,同时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充分挖掘他们的想象力。

  3、通过了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会对未来社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憧憬未来的思想情操。

  4、通过了解环境对人类住房的影响,初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具体的外形特征,把房子的'形象与功能表现出来。

  难点:把设计构思用大胆的构图表现出来。引导学生大胆想象,随意地将房子画出来,改变以往较为准确的构图,从而达到设计目的。

  课前准备:

  教具: 课件、房子资料图、轻音乐、磁铁。

  学具: 油画棒、硬水彩笔、彩色画材料、图画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打开课件,引入新课题。

  1、欣赏现实生活中房子的图片,并进行简要介绍。

  2、师:看了这么多现实生活中的房子,那我们今天来学习画未来的房子!(板书课题)

  三、导入:图片欣赏,展开想象

  1、引导学生欣赏电视屏幕上的范图,认真观察范图,找出它的艺术特点,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师:同学们,现在注意看电视屏幕上的图片。

  师:同学们,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内容……

  师:(对范图一一提问、分析补充,并加以肯定、表扬学生);

  2、师:这些房子都是想象中未来的房子,有的在海洋里、有的在太空中、有的在海岛上,那你们想象中未来的房子会在哪里呢?提问:试想一下,以后你想搬到什么地方去住呀?

  教师归纳板书给予补充:(火星上、海洋里、太空中、月亮上、树上、苹果里、叶子上、机器人房子等。)

  3、将来我们可以居住在火星上、海洋里、太空中、月亮上、树上……(板书内容);那我们未来的房子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轻轻的闭上你的小眼睛,开动脑筋想一想,然后告诉同学们。

  教师请学生答,并归纳板书。

  4、老师还找来了一些未来房子的画,让我们再一起欣赏欣赏(欣赏介绍几种又神奇又有创意未来的房子,教师分析介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5、看完了这么多的房子,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画画你设计的未来房子,也许以后你的设计就会变成真正的建筑!

  (四)学生绘制,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辅导。

  1、播放轻音乐,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心境下,设计绘制作品。

  2、启发学生进行大胆想象、构思设计,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画法、姿势,及时鼓励学生。

  (五)作品评析

  1、根据同学们所绘制出来的作品,把画贴到黑板上,让同学讲解一下自己的作品。

  2、教师以鼓励性的方式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析,针对作品的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

  (六) 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设计了房子,同学们的构思都很大胆、有创意、画得也很漂亮,说不定等你们长大后,真的能住上自己设计的房子呢!但是请不要忘记了,地球是我们的家园。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9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蜡笔版画的学习,感受蜡笔版画产生的斑驳的特殊美感。

  2、了解水和蜡的特性,学会利用两者互相排斥的特性,掌握蜡笔版画的工艺知识及技法。

  3、培养学生的巧于设计和创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水和蜡的'特性。

  压印时的力度和速度。

  教学难点:

  转印时水和蜡笔分离效果的掌握。

  作业要求:

  自由命题创作一幅有趣的蜡笔版画。

  教学用具:

  水粉颜料、蜡笔(油画棒)、画纸、笔刷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二、观察·发现:

  1、在纸上涂上蜡笔或油画棒,再涂上水粉颜料,会有什么效果?为什么?

  2、蜡有很强的排水性,涂上去的水粉颜料无法覆盖,反而产生了斑斑驳驳的特殊效果。

  三、步骤:

  1、用蜡笔画出画稿;

  2、用水粉颜料快速涂满画面;

  3、盖上印纸,用手掌均匀压印;

  4、还可以多次着色,反复印制至完成。

  四、练习·创作

  自由命题创作一幅有趣的蜡笔版画。

  五、评价。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感受色彩强烈对比带来的视觉美感,深入了解对比色知识;运用强烈的对比色和生动有力的笔触,创作一幅富有动感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回忆、探究、分析、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对比色知识和使画面产生动感的方法,选择合适的主题进行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对比强烈的色彩带来的表现力,学习运用对比色创作富有动感的美术作品,激发学习兴趣,并促进对美术学习产生持久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深入理解和运用对比色。

  【难点】

  如何运用对比色创作一幅有动感的作品。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图片,并提出问题: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对图片进行去色处理,再次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还会有动的感觉吗?

  教师总结:我们一起来探究色彩“动”起来的'秘密,揭示课题《让色彩动起来》。

  环节二:欣赏作品,探究对比色

  (一)对比色的概念

  1、提出问题:什么样的色彩给你欢快、有节奏的感觉?(红色、黄色、绿色等)

  2、出示色相环,引导学生找一找色相环中哪些颜色对比强烈?(红-绿,黄-紫,蓝-橙)

  继续追问:这些色彩在色相环中距离是怎样的?(180°)

  3、讲解对比色的概念:色相环中,每个颜色对面(180度对角)的颜色为对比色。如红-绿、蓝-橙、黄-紫互为对比色。

  (二)感受对比色

  1、作品中的对比色

  多媒体展示《威斯敏斯特大桥》,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问题:这幅作品中,画面色彩给你什么感受?作者运用了哪些色彩?他是如何运用这些色彩进行表现的?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画面色彩夸张,充满动感,画家运用了补色以及冷暖差别大的色彩。画面中相邻的颜色都运用强烈对比的色彩,不同冷暖、深浅的色彩交替使用。

  2、生活中的对比色

  我们已经感受了作品中色彩的运用,同样的生活中也存在很多的对比色,那回想生活中存在哪些对比色?

  教师总结:玩具、游乐场、红绿灯、民间彩塑

  环节三:实践练习,运用对比色

  1、提出问题:要想表现一幅具有动感的画面,你认为如何用色最合适?

  教师总结:运用对比色可以使画面更加的明亮鲜艳从而产生动感。

  2、布置作业:创作一幅能让色彩动起来的画。

  3、学生实践,教师巡视辅导。

  环节四:展示评价,分享对比色作品

  1、学生自愿展示作品。

  2、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评价要点:谈谈你表现的内容是什么?主要用了哪些对比色?你是如何表现的?同学们的作品中,你认为谁的画面最活泼、色彩对比最强烈?

  环节五:小结作业

  1、总结回顾对比色的相关知识。

  2、课后作业: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色。

  四、板书设计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1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有重点的观察蜻蜓,了解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

  2.创作一副以蜻蜓为主体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有重点的观察蜻蜓。

  2.能否将观察到的蜻蜓特征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

  3.是否能够运用与众不同的表现方法。

  课前准备

  (1)实物投影仪、教室准备蜻蜓标本,图片,有关作品。

  (2)学生准备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10月20日

  活动一:

  通过实物投影观察蜻蜓标本。城市里的学生对于蜻蜓的记忆往往是模糊的、概念化的,农村的孩子虽然常看到蜻蜓但仔细观察的不多。因此,通过不同的手段让学生仔细的观察显得非常重要。蜻蜓的色彩、姿态、样子,玲珑剔透的翅膀,都能引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活动二:

  描述蜻蜓的外形特点,说说这些特点与它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在交流中,了解对称对飞翔的.重要性。

  欣赏书上绘画蜻蜓的作业,谈谈哪些画的精细、写实、哪些写意但又抓住了蜻蜓的特点。说说自己喜欢哪种画法。

  谈谈自己认为绘画的蜻蜓周围可以添加哪些背景。

  活动三:

  运用线条来描绘蜻蜓的身体和翅膀的细部。

  以组为单位将画好的蜻蜓剪下来,贴到一张大纸上,共同添画背景。

  第二节

  施教时间:10月21日——10月24日

  活动一:

  出示折纸的蜻蜓,引起学生兴趣。

  每一组发两只折好的蜻蜓请学生们拆拆看,自己研究一下该怎样折,同以前学过的“千纸鹤”的折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学生起来交流自己研究的折法。

  学生随老师的演示学折蜻蜓。

  活动二:

  教师在教师的展板上布置一朵油菜卡纸画好的荷花,制作一只立体的蜻蜓停在上面。蜻蜓翅膀上花纹用彩色笔描述出来。告诉大家这只蜻蜓希望有更多的朋友来陪她玩,鼓励学生制作各种不同的蜻蜓铁道展板上。

  蜻蜓可以用对折剪,再装饰的方法。鼓励学生制作与众不同的样式。

  提醒孩子选择制作蜻蜓,需要强调它的翅膀的对称性。给学生多一点时间思考,并完成作业。

  活动三:

  用学生们的纸折蜻蜓布置展板,鼓励做得快的学生再制作莲蓬和蝌蚪,充实池塘中的景色。最后教师为展板题词:荷塘秋色。师生共同体会创造的快乐。

  札记:

  上这一课时正赶上我们学校“班班创特色”艺术类二课小组成果展示。学校要求各班将成果展示在自己班的展板上。而二年级这三个班当中一个班是“折纸特色”一个班是“我爱大自然”另一个班是“诗情画意”。我充分利用了本节学的蜻蜓来布置展板:一班的折纸作品展中有各种不同质感、颜色的纸折的蜻蜓;二班直接将课堂作业展“荷塘秋色”利用了起来;三班的“诗情画意”中就有两幅画有蜻蜓的诗意图。学生高兴得说:“老师,我们这节课学的东西可真有用!”是呀,“学以致用”不正是我门这些美术教育者一直在追求的吗?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2

  课题:万花筒

  课时:2课时

  施教时间:9月1日——9月8日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法表示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依照自身的设计来表示色彩。

  教学重、难点:

  1.能否表示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示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同学:有万花筒的同学将其带到课堂,带好彩色纸、剪刀、胶水、绘图笔等。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玩一玩

  传着看看、玩玩万花筒,教师提示同学在玩的过程中找一找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

  分组将各自在万花筒中看到的图案简单的画一下。

  活动二:

  展示各组的作业,并引导同学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

  放课件引导同学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只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活动三: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绿色的圆形,然后请两组同学到黑板上画一画在万花筒中这个圆形会变成什么样的图样,在同学绘画、比较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同学用“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活动四:

  大家一起来画一下自身心中的万花筒中的图案,并表示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作业展示,评价。

  札记:有一位同学在画的'时候想到了像剪窗花那样把纸折几下,在一个单元格里画出几何图形,再对印到其他格里。我和时肯定了这种方法,小朋友们纷纷效仿,不一会就像做游戏一样完成了作业。

  第二节

  活动一:

  教师展示用粘贴方法表示的万花筒,引起同学兴趣。

  请同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简单的制作万花筒中的图案。分组尝试一下。

  活动二:

  各组向大家介绍、交流自身组找到的简便方法。

  (同学很难将对称图案表示得很精确,但这并不重要,重在找到方式方法)

  再想一下,除了用彩色纸,还可以用什么资料表示万花筒中的图案?(讨论)

  交流:用扣子、小粘贴、橡皮、夹子、小花片……

  活动三:

  试着用各种资料来表示万花筒中的图案。

  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同学在观察一次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示出来。

  活动四:

  收拾与整理。

  课后拓展:

  在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边,还有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同学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不一样。建议同学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图案的形状,表示它的缤纷。

  试着做一个万花筒。

  札记:现在的万花筒里的花片都是塑料的了,反而不如以前用纸片做的效果好。有一位同学拿来了她妈妈小时候玩过的万花筒,在班里传来传去,惹得同学们十分羡慕。有了这个五彩缤纷的宝贝,小朋友们的思维便被调动起来了,作业的效果还真不错。

  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

  施教时间:9月7日——9月15日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准备:

  同学:玩具、纸、笔等

  教师:电脑图片、动画资料、实物投影、玩具等

  教学重、难点:

  1、如何理解大与小是通过比较表示出来的。

  2、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表示画面中的大与小。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一:

  1、请同学观看《格列佛游记》电影片断。

  2、讨论故事中主人公是如何来到大人国、小人国的?你都看过那些这方面的书?

  3、出示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

  活动二:

  1、将同一辆玩具车分别放在不同的背景下,为什么有时显得非常大,有时显得非常小?(小组讨论)

  2、教师举例:雕塑《汤匙桥》《衣夹》等(电脑展示)

  3、请同学用自身身边的事务举例说明物体的大小是通过对比体现出来的。(微缩景观等)

  活动三:

  请同学考虑:

  1、你想表示大人国还是小人国?

  2、你想用那几样物体的反差来表示主人公时来到大任过还是小人国?

  3、画面的主体是什么?

  4、用什么背景来烘托它的大或小?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具文化及家具造型的基本结构,尝试通过设计制作,体验纸盒变家具的全过程。2、通过欣赏、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设计与应用之间紧密联系的设计理念。3、利用传统文化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学生要重视合作学习等。

  教学重点:学习依据纸盒特点将其变成家具的设计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巧妙利用材料特点设计制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做好学习准备。

  二、导入新课:

  (一)、师吟诵明末清初朱柏庐的《治家格言》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二)、生活中各种废旧的纸盒,其实都有它们的潜在利用价值,正等待你的发现和创造。板出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讲授新课:

  (一)、组织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对家具的认识并简单汇报。

  (二)、师吟诵《礼记》中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三)、欣赏书中学生作品,小组讨论:这些家具的各部分都是由什么形组成的?它们是使用什么材料和方法做出来的?

  (四)、师总结设计方法:1、减法:剪掉纸盒一部分,其余部分作为家具的造型。2、加法:往纸盒上添加纸张或组合几个纸盒变成一个家具的方法。3、补充的设计方法:不加也不减,只运用剪、折,就可以将纸盒设计成家具。

  (五)、师引领学生吟诵《弟子规》中的“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六)、小组讨论:根据所准备的材料分析如何将纸盒变成家具?用到哪些制作方法?

  (七)、制作要求:小组分工合作为房间设计制作家具,看哪一组的`家具设计合理、美观、牢固。

  设计意图:了解家具文化和家具造型的基本结构及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的能力,明确纸盒变家具的设计方法,形成设计思路。利用传统文化教育学生重视合作学习,学以致用。

  四、课堂练习:

  (一)、学生艺术实践,教师巡视指导。

  (二)、渗透《弟子规》中的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课堂总结:

  (一)、展评优秀小组的作品。

  (二)、师提出希望。

  设计意图: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励学生不断进取。

  六、板书设计:

  课题

  制作方法:

  折 剪 贴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4

  教学目的:

  通过制作桌面装饰物,教学生学习简单的工艺制作技能,培养造型能力,

  养成耐心的工作习惯,领会工艺美术在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

  教具准备:

  图片、范品、卡纸、剪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小结前课剪贴画作业的`优缺点,然后引入新课。

  二、讲新课:

  出示范品,让学生观赏、评价,问:这件作品有什么用?指导学生欣赏

  课文内的学生作品并作讲解。说明制作方法(演示)

  1、剪出外形。

  2、折出卡通形象的外形。

  3、贴在准备好的底版上。

  4、用彩色纸剪出动物的五官贴上。

  5、完成作品。

  三、出示动物图片,指导学生观赏,认识卡通形象的外形及色彩,并出示卡通形象头部造型图,让学生观赏、酝酿。

  四、学生作业,在32开卡纸上割一半做底版,留一半做地位造型。本节要求先画出小卡通形象形象。

  第二课时

  小结前节课作业情况。

  一、提示制作卡通形象时注意事项:

  1、抓住小卡通的形象特征,要画得简练生动,色彩鲜明。

  2、百板纸的底版要涂上颜色(或裱上色纸),然后才粘贴上绘就的小卡通形象造型的纸片。

  3、小心粘贴,保持整洁,要贴得牢固,放得安稳。

  4、卡通形象的底板和卡通形象的色彩的对比要强烈,在做好基本结构以后,其他部位可自由发挥。

  二、学生进行作业,教师辅导。

  三、讲评。作业摆在一起互相评议,表扬优秀作业。教师小结。

  教学后记:

  学生对本课很感兴趣,学会了基本的制作步骤,作业效果良好。只是有些撑架做得不是很好。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5

  教材分析

  《画感觉》是一堂用美术来表达抽象感觉的课, 目的是让学生对感觉、知觉的体验和描绘,但它并不能孤立存在。应该与《画声音》、《画味觉、画嗅觉》、《画触觉》、《画性格》、《画情绪》等课程教学来让学生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由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的循序发展。

  教师应该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通过各种方式去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感悟,用点、线、形、色大胆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学情分析

  本课面向低年级的学生,学生具备了初步的.色彩基础,但在注意力的集中和延续上还不够。教师应多使用趣味性的教学手段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如何去用点、线、形、色来对感知觉进行描绘。

  教学目标

  1. 认识感官,了解感受能力。让学生比较地全面认识自己的各种感官,了解自身各种感官的感知能力。知道以不同的点、线、形、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感觉。并建立一定的保护感官的意识。

  2.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色等形式来表现各种感觉,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以及大胆作画能力。

  3.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生成知识,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和创造,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并能用不同的点、线、面、色彩等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感觉。提高学生对线条,色彩、形状的感知与感悟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容作品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并让别人认同并感受到美。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班美术教学设计12-02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10-03

小学美术教学总结11-18

小学美术教学心得08-12

小学美术教学计划08-12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2-29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09-01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01-24

小学田忌赛马教学设计11-14

小学垃圾分类教学设计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