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教学反思

时间:2022-12-23 10:00:5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简单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简单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简单教学反思

简单教学反思1

  今天我执教《分数的简单计算》一课,有些感受。

  这个内容对学生而言很简单,要教给学生计算方法,可能只需要5分钟,全体学生便能全部掌握。但我们需要的并不是最后计算的结果正确率有多高,而是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这种新运算的算理,能不能理解着去计算。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为今后更复杂的分数计算打好基础,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做好铺垫。

  我以生日一家三口吃蛋糕的情境引入,让学生提出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第一个孩子提问:“爸爸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块蛋糕?”。现在想来,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问题,可惜当时我没有及时抓住,而是直接问“可以提出用分数计算的问题吗?”。第一个孩子提出这个问题是非常符合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她提出了这个问题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知识生长点。以往他们学习的都是自然数,都习惯以“一”为计数单位,而现在要转换为以“几分之一”为单位,这个坎就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去认识去理解的。如果当时我能引导学生:“你看,爸爸吃了3块,每块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吃了三块其实就是几个八分之一?也就是几分之几?”让学生将一块与“八分之一”建立起联系,使他们在探索过程中逐渐适应理解分数单位,并能从这个角度去思考今天的计算方法,如果这步做好了,我想今天的学习就会水到渠成。

  本节课我十分注重进行实践操作,在探索计算过程这一环节,我为学生提供三种思考方法:(1)、从分数的意义的角度去理解算理,直接解答;(2)、用黑板上教师贴着的学具(一个圆平均分8块)辅助思考,进行计算;(3)、用教师提供的圆片(已经被均分8份)进行涂色,辅助思考,进行计算。要求学生完成操作之后,都要同桌互相交流讨论。我的出发点是分层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孩子都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思考。但实际教学中,我感觉这个环节似乎不大理想。一个是思考进度不统一,涂色的孩子动作比较慢,有些孩子已经讨论结束了,不少孩子还在涂色。另外,我不是很肯定用各种方法思考的孩子,是否达到了我预设的教学要求,他们真的从各种方法中理解算理了吗?

  汇报的时候,我感觉孩子们应该是懂得其中的算理的,但表达方面差强人意,现在回想起来,似乎我的引导也出了一点问题。问孩子们计算方法,两个孩子都说了“只要把分子相加,然后写上分母和分数线。”可见他们是懂得计算方法的,但如果不解其中意,我感觉这样的教学还不够。因此出现了一下对话:

  师:为什么只要将分子相加呢?

  生:因为分子表示取走几份,爸爸取走3份,妈妈取走2份,一共取走5份。

  师:为什么分母可以不变呢?

  生:因为分母表示平均分成几份,而一开始蛋糕就是分成8份,在分的过程中并没有再分。

  我想孩子是懂得其中的道理的,从他们说的话中可以感觉得到。如果这时候我再引导一下“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每份都是八分之一,无论怎么取,取的都是几个八分之一,因此分母总是8。”将这个道理提炼到分数单位的层面上来,而不是总停留在实物操作阶段,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原本我想让孩子接着提减法计算的问题,不想这时有个孩子发言:“老师,我可以用另一个办法求出爸爸妈妈一共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小女孩吃了蛋糕的八分之一,蛋糕盒里还剩八分之二,合起来是八分之三,用一个蛋糕减去八分之三,就是八分之五。”这个小男孩从另一个角度解决了原先加法的问题,值得鼓励。我也借此改变了原先的设计,在这个时候将“1-八分之一”拿出来讲。因为前面的分数的认识教学还比较扎实,学生很容易理解1就是八分之八,在通过黑板上的张贴的蛋糕学具,学生很容易就算出了得数。

  应该说,从课堂学生的反馈来看,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应该还不错。最后一个环节,我让他们看课本例题(今天我没有用课本例题,而是用一个情境将两种计算串联起来),并完成其中填空的部分。巡视中,我发现学生有道题完成情况很不理想。就是“六分之五减去六分之二”,学生都知道等于六分之三,但填写“( )个( )减去( )个( )就是( )”,学生的答案却五花八门,答对得很少。现在想想,这节课学习只能让学生从具体感知的层面上朦朦胧胧理解了算理,我在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单位这一块做得还很不够。这也说明我备课还不够充分,如果能从学生提出第一个问题开始就注重引导,相信这个情况就不会出现。

简单教学反思2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这是一次 综合性强,难度较大的活动,是对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一次全面锻炼。活动中我先让学生学习课文中的两篇研究报告用为范例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研究的方法和研究报告的写法。阅读《奇怪的东南风》侧重于了解问题的研究过程。它研究的问题是爸爸的咳嗽原因。作者的做法是先自己观察和记录,把观察到的信息做成记录表,从中发现爸爸的咳嗽与东南风有关,然后请教医生,终于弄明白工厂的气体污染是爸爸咳嗽的原因。归纳一下作者的做法是:记录信息———分析信息————请教别人———得出结论。阅读《关于李姓的历史研报告》,侧重于了解研究报告的写法,这个研究报告分四步:问题的提出、调查方法、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结论每一个部分都很清晰,是比较规范的研究报告,对两篇范例通过详细的解读,学生从这个研究报告中学习简单的研究方法。教学中我特别强调让学生都是以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为基础的具有科学性,这是进行简单的研究和撰写研究报告最要之处。因为这是初次接触只有优等生对能根据研究报告的要求能写出来。中等生思路还是不够清楚存在着条理混乱,格式不够规范。下等生还不懂得从何入手,入笔手足无措。这种写研究报告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也对华难免会发生这种状况。

  于是为了巩固,并能正确运用科学的规范的方式些研究报告,我们进行了实践操作。由于现在的孩子近视率较高,于是我们就选取了有关近视成因调查,为了能增强大家的信心,做了充分的准备:观察班里同学的写字、看书等姿势;上网进行查阅资料;寻找出相关的书籍;问问眼科医生;向父母咨询。记录下自己的收获,最后收集整理使之成篇。

  确实第一次写报告不同层次的孩子所呈现出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大概班里有二十位左右小报告已经比较完整,像模像样了。但是还有十几位基础较弱的孩子,离真正意义上的调查报告有些距离。但是很庆幸的是,他们基本掌握了方法,只是各种资料整合的能力上差了点,还有最终的结论比较无力而单面。于是我便对这些孩子进行了单独指导,每一个的优缺点都明确的指出,对于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修改,进过几次的整理修改孩子们成功的写出了有关近视成因的调查报告。

  为了能在脱离我的指导下能够自主而快乐的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能主动去调查,发现,并深入研究。于是我请孩子们自主选择生活中发现的疑惑,也进行调查报告。这次所涉及的方面就很多了,有同学模仿《关于李姓的历史研究报告》也查找了自己的姓氏;有同学针对天无常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报告;有同学对可乐进行了研究报告……五花八门,并都能够严谨、条理、层次分明的将调查结果呈现出来,无论是论点、论据还是最终的结论都十分有力,充分。我很高兴他们都能走了。

  但是这次我又有了新的联想,如果科学课,也能让孩子通过实验,观察,查阅资料等方式接触大自然,探索奥秘,也写一写有关的小论文,下报告,那么这样,写作不再是单一的,无趣的。

  我想语文的教学并非完全独立的,其实很多时候完全可以与许多学科建立联系,并在联系中进步,成长。

简单教学反思3

  这节课是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的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是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其实就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通过本次教学,一方面自然是让学生能进行的正确的计算,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的实际意义。同时,在本节课中锻炼学生运用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分数的简单加减法虽然知识点比较简单,但是对于我们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也是初次接触分数加减,所以在教学时我还是应当从直观入手,借助直观的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加减法的实际意义。通过学生对能具体感知的事和物的分析,来抽象出分数加减法的方法。同时在后面的练习中,我也将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与实际生活脱节的数学是没有用的数学,注意到这一点,所以在这堂课上,我不是单纯的讲分数的加减计算,而是尽量多地把加减法赋予了实际的意义。比如,通过吃蛋糕的情境引入教学,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提炼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且从这些数学信息中,主动地提出相应的加法和减法问题。而且在后面的练习中,也结合实际小朋友和爸爸吃月饼,用布做衣服等来结合练习。因为有了这样的安排,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农,学习效果也不错。

  因为这节课内容比较简单,而我选择的也是引导孩子进行学习,并没有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进行自主学习。可能是新教师吧,不敢放手让孩子自主学习。这也是在今后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必要的时候要引领学生去主动探索自己提出的问题。如果这样的设计的话,就改变了教师出题、学生解题的传统做法,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解决自己提出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究与成功的乐趣,能更加有效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后来通过比较使学生最终达到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让孩子自己去总结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方法。

简单教学反思4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第九册第79—81页例1、练一练、练习十八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自己喜爱的情境学习数据整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使学生感受数据地整理过程,通过自主性学习 ,学会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学会分析条形统计图,能从中获得简单的信息;

  3、培养学生脱离老师的讲解、自主学习,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应用意识,体验与同伴的合作探索、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从中进行观察、分析。

  教学准备:自主性学习平台、课件、液晶投影仪、实物投影仪、统计表格、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一年中有哪些日子是你感到特别高兴的呢?

  生:————

  师:生日对每个同学来说都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谁来告诉老师你的生日在哪个季度?(学生举手发言)这么多同学都想告诉老师,可老师记不住,老师还想了解我们班在各个季度过生日的人数情况,你能帮老师想个办法吗?

  生:———— 师相机板书:统计

  二、 调查分析,探索新知

  师:那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呢?

  生:画“正”字、打“√”————

  师:方法很多,哪种方法最简便呢?

  生:————

  师:统计的时候还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

  师:现在请班长来帮助老师一起统计我们班同学生日的时间。

  (出示黑板上的统计表:第一季度生日的同学请举手,班长记录人数;第二季度生日的同学请举手,班长记录人数———。统计的时候不要忘了把班长自己也要统计在内。)制好表后再合计一下,看看总人数是不是等于全班人数。

  师:这就制成了一张五(4)班同学生日的时间统计表。现在从这张表中可以看出在各个季度过生日的人数,那整理出来的数据除了可以制成统计表外,还可以制成方块图,现在老师这里也有一张统计表,(课件出示)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制成一张方块图。(课件出示)

  师:从这张图中可以看出哪些信息呢?

  生:————(图中一个方块表示5人,第一季度12人,就画两个方块和一个表示2人的小方块,用方块来表示人数。)

  师:在生活中方块图很少用到,我们一般常用条形统计图。

  三、 制作条形统计图

  那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制作条形统计图,板书:条形统计图

  下面就请同学们跟着电脑老师来学习,想一想制作条形统计图可以分哪几步,应该注意什么,电脑老师会通过耳机悄悄地告诉你的。

  (学生操作电脑,课件演示制作的步骤)

  师:通过刚才和电脑老师的交流,你知道如何制作条形统计图呢?有哪些步骤?自己可以先轻声地说一说。

  生:———— (点2名学生自己说说)

  师:那在制作的过程当中还需要注意什么呢?

  生:———— (在横轴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直条的宽度要一样,间隔的大小也要一样;纵轴上每一小格的数据要恰当)

  重点:横轴,确定直条的宽度、间隔;纵轴,一小格表示的数量。一般把纵轴平均分成5—6份。

  师:看来,大家跟着电脑老师学得真不错,那同学们能否尝试着将黑板上的这张统计表也用统计图表示呢?画在老师发下来的那张练习纸上。

  (学生画图,画好后,选一名优秀学生的统计图投影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并让他说说是怎样画的;再选两名学生的有缺点的作品也投影展示给全班同学看,一起分析有什么不足之处)

  四、 分析条形统计图

  师:刚才同学们自己制作了条形统计图,那我们还要学会分析统计图。分析统计图时一般从上往下,先分析图中各部分的名称和表示的意义,然后思考从图中还能获得哪些信息。下面请同学们看着电脑老师是怎样来分析这张条形统计图的。(介绍方法:只要你的鼠标点到那,就会出现这部分的名称和意义)

  (学生操作电脑,分析统计图,可以一边分析一边讲讲)

  师:通过刚才的分析,你可以解决下面的问题吗?(课件出示问题)

  生:————(点名2位学生说说)

  (学生制作的统计图)

  师:下面老师就让大家来进行比赛,看哪组的同学说得又对又快。

  1、(投影学生画的统计图)师:我的手指到哪一部分,请你说出这部分表示的意义;(老师指,学生抢答)

  2、师:通过刚才的分析,你能回答老师提出来的问题吗?(师提:哪个季度过生日的人数最多,是几人;哪个季度过生日的人数最少,是几人)

  3、师:那同学们觉得是从统计表中还是从条形统计图中更容易看出这些信息呢?(生答)

  师:老师还带来了很多的资料,请同学们看一下(课件出示资料),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优点呢?

  生:————

  师:(小结)运用条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直观、形象,便于分析和研究问题。 师相机板书:直观、形象

  师:从这张统计图中你还可以得到其它信息吗?

  生:————(学生讲比多少)

  (书后的练习)师:老师这里还有一张我国四大淡水湖面积的统计图,(课件出示)你能说说图中各部分的名称和表示的意义吗?同桌之间相互说说。(点二名学生上来说说)

  师:那从这张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呢?先自己说说,再“专题讨论”让学生输入得到的信息。

  生操作。

  五、 总结

  师:通过这堂课和电脑老师的交流,你学到了哪些本领呢?

  生:————

  六、 课外延伸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制作和分析条形统计图,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看到一些其他类型的统计图,(课件出示折线、饼形统计图)如折线统计图、饼形

  统计图等,那么我们以后还会学到更多有关统计图的知识,最后请同学们到网上去查一些有关统计图的资料。

  七、 巩固练习(课后练习)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从中进行观察、分析。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条形统计图,对于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分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给学生的思维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数学问题生活化,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思维发散能力。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比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

  一、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理念之一。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这节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并没有直接选用教材上的五(4)班统计表这个内容,而是采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生日着手,从整体上创设了一个统计我们班同学在各个季度过生日的活动这样一个情境,通过复习旧知识(小统计),力图从真实的生活中提出问题,感悟统计活动的目的使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有必要去进行统计,很自然的进入了调查统计的环节,从而引入课题。因为这是一个孩子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所以能吸引学生,将学生迅速的引入情境之中。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来进行教学,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密切联系,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学数学”使数学课富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二、 运用电脑,自主探究

  教学的第三个阶段,是制作条形统计图,教材上主要是要求学生会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不但因两者有不可分割的渊源,互为依存,而且这种整合也是数学应用思想的延续和发展。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自主性学习”平台,课件循环演示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步骤,并附有教师的讲解,让学生脱离老师的讲解、自己尝试着学习制作,更直观、形象,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学生通过操作学习,尝试着自己来制作条形统计图,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还可以再仔细观察课件的演示过程,其中在制作过程当中有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也采用多媒体技术加入录音,这是一般课堂所不能实现的。在学习完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后,就要来学习怎样分析,这部分的教学还是让学生跟着电脑自主学习,可以反复地操作,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举一反三分析其它的条形统计图,学生将自己的见解通过键盘输入,发送到教师机,让全班学生都可以体会到。自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是学生进行“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基础载体。学生能学的教师绝对不讲。借助于“自主性学习”平台这一软件载体来学习统计图的制作、分析,通过信息技术的链接、转换功能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观察、比较、思考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丰富了原有的知识结构,增加了对知识深层面联系的感知。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的五种需要,最高层的需要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虽然每个学生的学习背景和目标不同,但都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和自身价值实现的愿望。从搜集统计图,到认识各种统计图的作用,再到制用统计图,评价优劣等等,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学生参与,在相互学习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层面上得到了不同的收获,在切磋中学会了用各种方法来学习,打开了学习的视野,既有全体学生的全面提高,又不乏个性智慧的闪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加上信息技术所创设的广阔舞台,使学生各施其能。比如,对于计算机,有的学生擅长上网搜集,有的学生善于制作图表,有的学生热衷于分析统计图等等,其所表现程度有一定的开放性,很难有标准的答案,倒是随处可见闪光点。各个学习环节上各有所长又得到相互弥补。

  三、师生关系,重在交流

  在课堂师生人际关系上,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的亲密朋友,平等相待,和蔼可亲,本堂课中老师与学生一起进行统计、交流,课堂上流露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营造一个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不以权威者自居,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情感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平等的信息。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朋友,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敢说敢想,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使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总之,本节课最大的收获是通过教学形成了对该类知识点的教学模式:观察统计图表——自主探索制作过程——制作统计图——分析统计图——解决问题。

  反思这节课的不足主要是:

  (1)在小组交流的形式上可以再多方位一些,发言面可以再广一些。在学生制作条形统计图时,除了现场统计的内容,还可以增加一些分散的数据,让学生通过挑选同一类型的数据制作统计图,这样对学生分析的能力又是一种提高。

  (2)本节课在教学评价方式上略显单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多一些,缺少生生之间的评价。如学生独立制成五(4)班同学生日时间统计图时,可以组织学生之间进行评价,如“她画的怎么样,你能评价一下吗?”“你认为哪位同学画得最好?”把评价的权力交给学生,及时激励学生。

  在今后,我将不断学习,以课改精神为指导,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反思教学行为,勇于改革和创新,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课,努力成为一个学生爱戴的好教师。

简单教学反思5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本节课先从火箭发射过程中如何计算所需氧气的质量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回顾化学方程式有关于量的含义,得出有关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的依据是利用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最后规范解题的格式和步骤,回归问题,解决问题。 本节课基本完成了预期的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仍有以下的不足需要改进。 一、课堂利用碳和氧气在点燃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方程式进行回顾有关化学方程式量方面的含义,若能够从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的方程式入手回顾量的含义,与例题1对应,将更有利于知识的衔接,同时节约课上的时间。 二、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需要用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本节课在题目中直接给出,最好能够能与中考试卷标注在同样的位置,让学生知道在考试相对原子质量标注的位置。 三、课堂上有些问题由教师直接口述,在多媒体课件上未相应出现,重要问题应在课件上同时出现,便于学生理解。

  四、课堂通过学生自学,抢答,练习,改错,评价,帮学,总结,小组合作等形式发挥了学生积极主动的作用,个别学生的学习能力较高,学习积极性较好,可考虑让掌握地较好的学生直接讲解题目或者分层次教学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能力。

简单教学反思6

  中班后期幼儿已经能够完全欣赏理解短小的散文诗的涵义和意境。在看到幼儿对欣赏活动充满兴趣的时候,我觉得,停留在让幼儿感受意境,创编几句还是不够的,还可以进行第二次欣赏教学活动,教幼儿朗读诗歌及再次创编。因为幼儿对诗歌已经产生兴趣了,他们爱听,想念,教师就可以在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基础上熟记诗歌内容,并学会有表情地朗诵,更是对散文诗意境的深入。同时,教学时,除了让幼儿说一说外,还可以启发模仿,并把幼儿模仿的诗句编成一篇散文诗。并可用身体动作表演,体验调皮的情绪。我想用不同艺术形式的同构活动,会让幼儿在欣赏活动中多一份真切的感受。

简单教学反思7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方程》第8—9页。这部分内容是在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解决列方程求“相差关系”和“倍数关系”的问题。学好本节内容将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教材通过例7,试一试,练一练及练习二第5、6、7题完成任务。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学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更要让学生学会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用算式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有不同的地方,除了形式上的不同,更有思考方法上的不同。教材安排的“例7”是一幅情境图,理解图的意思是必须的,我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摘录:小刚的跳高成绩是1.39米,比小军的跳高成绩少0.06米,小军的跳高成绩是多少米?情境图虽然直观,但表达的信息零星,需要整理,整理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方法,其中摘录是常用的整理方法。理解情境图的意思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条件,算式方法、方程方法都必须有这一环节。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方程既然是等式,就要从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入手思考,上题可以从关键句“小刚的跳高成绩比小军少0.06米”寻找,这句话蕴含的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有二:一是小军的跳高成绩-0.06米=小刚的跳高成绩;二是小军的跳高成绩-小刚的跳高成绩=0.06,应用“大数-小数=相差数”这一规律悟得。

  在明确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小军的跳高成绩不知道,可以设为x米,再列方程解答。”这里教师的讲授,就是为了让学生体验列方程解决要把未知量与已知量结合起来进行列式,体验和算式解决问题的不同。到此,形成了“整理信息—找相等关系—列方程”的思维框架。至于“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书写格式,可以通过模仿课本、讨论交流、教师指导、作业反馈来熟悉,熟悉“写设句-列方程-解方程—检验写答句”是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堂课学生的课堂作业有许多毛病,如:解写了两个,“设”前面写了一个,解方程时又写了一个;假设未知数x时后面缺了单位;求得的未知数的值的后面多了单位等等。虽然有诸多的问题,但利用课间小组长的力量和练习课的专门辅导,基本得到全面解决。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用方程方法解决问题的起始阶段,让学生明晰“整理信息—找相等关系—列方程”的思维框架,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们可以用这样的思维框架去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复杂的实际问题。还有,要重视找数量间相等关系方法的积累,如根据“部分数+部分数=总数”、公式、常见的数量关系式等去寻找。长此以往,随着解决问题经验的不断丰富,数学学科的质量也会同步提高!

简单教学反思8

  对于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五节《其他简单机械》这节课,我在运用四步探究教学法进行第二个环节多边互动自主探究时,让小组间进行合作,期间我发现学生争辩的少,盲从的多,投入的少,符合的多。事实上,我也知道形式上的合作是无效的,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让学生的合作不是形式上的合作而是实质性的合作呢?

  课后我想了很长时间,总结了一下两点不足之处。

  首先,在时间分配上,作为引导者的我没有把握和调控好。一节课只有45分钟,在新理念下完成教学任务,是需要不断合作、探究交流的,而这个过程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及深的过程,时间如何分配的确是个难题。其次,是方法问题,要学到一点东西,除了自己要努力外,方法也要对,只努力而方法不对也学不到什么。而我只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而没有根据教学内容和问题情境,适时引导小组合作学习,对每小组的每个学生没有明确分工,也没有为学生独立探究和相互合作提供有价值、有目标的问题,导致学生盲目探究,达不到探究的目的和效果。

简单教学反思9

  本节课是学生对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的复习,由于学生对代数问题等价转化为几何问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对教材的处理上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前面的复习,学生已经理解:1、有序实数对(x,y)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因此二元一次方程的解(x,y)与直线上点的坐标之间是一一对应的;2、以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平面 直线的某一侧。而且,学生也已经掌握了用直线定界,用特殊点定域的方法画出平面区域。同时,由于在必修二中对直线方程的系统学习,学生也已经明确了Ax+By+C=0中A、B、C所表示的意义,有了将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不等式转化为直线和平面区域的 意识。

  鉴于以上几点,在本节课中,除了要完成教育教学知识点的讲授外,在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方面,我也设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在应用图解法解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在例题讲解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能力。

  2、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中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同时,学会用运动的观点观察事物,了解事物之间从一般到特殊、从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关系。

  针对我所教的两个班(一个实验班,一个平行班)学生所具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本节课我对实验班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载体,采用启发、引导、探索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而对平行班的学生,主要是教师引导,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式的教学方式。在此,就实验班的教学设计作出如下说明:

  1、构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2、提供“观察、探索、探讨”的机会,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有效的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开放的活动中获取知识。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生动地呈现图解法求最优解的过程,既加大课堂信息量,又提高教学效率。

  4、指导学生做到“四会”:会疑、会议、会思、会变。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探索经历和发现新知的体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一节好课不但要有充分的准备、好的设计、正确的教学理念,同时教师的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教学中不但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本节课的教学之前,我主要针对以下几个问题展开深入的思考:

  1、课堂气氛“度”的把握?

  2、如何控制学生课堂讨论的范围?

  3、对优等生和后进生如何合理分组?分组后后进生的积极性又如何有效调动?

  4、情境设置与问题引导怎样才能与教学实际有效结合,使得教学过程能够大体按照课前设置的去运行,使得教学效果尽量达到最优化?

  5、课后练习和书面作业的布置难度的把握?

  本节课在精心的准备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达成度也很高。这节课的成功教学使我深深的明白,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我们一定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我们的学生,挖掘他们的潜力,使他们的优点得以展示,以此来激励他们更加努力的学习。

简单教学反思10

  在讲第八课之前事先让每班指定的一名学生把变速自行车课前推到教室里来。结果他们都做到了,考虑到上一节实验课结束的匆忙把实验数据又整理了一下,说出“我们的发现”,上课时我拿了一支笔和一段线绳,讲完发现我说注意看我将要绕两个螺丝钉,看哪个更容易拧到木板里去?我用线绳从笔的上端绕起,第一个绕的圈数多每个螺纹线的坡度小,第二个圈数少每个螺纹线的坡度大,学生大多说是第一个,也有说第二个的,让说理由,聪明的同学用刚才总结的我们的发现—“坡度越大用力越大;坡度越小用力越小”来说明,很贴题。

  因为有自行车这个实物教具讲什么东西都比较直观,先让学生找自行车上有什么简单机械,有学生想到了轮轴,学生指对了位置我做了补充,脚蹬+曲柄+链轮就构成了一个轮轴。学生说车把也是轮轴,我补充是车把+前*构成另一个轮轴,车闸是杠杆,我摸到了支点让学生课下观察。至于自行车上有没有斜面我是真的没发现。

  本课主要讲链条齿轮传动效率的比较,先观察怎样数出前后链轮的齿数,有学生想到在齿上做标记,也有个学生说从对着气门嘴的那个齿数起也行,我认可这种找参照物的做法。开始主动轴上的齿轮是48齿,从动轴上的齿轮是14齿,比例是3倍多一点,下面我用粉笔在大链轮和后轮胎上划上白线转动脚蹬整一圈让学生数后车轮能转几圈结果是后轮转了3圈多一些,然后让提供自行车的同学帮忙通过变速装置把后轮转到一个大轮上,这时稍大些的后轮是24齿,再通过转一圈大链轮看后轮能转两圈,这个实验说明前后齿轮的齿数和转的圈数是呈反比的。问学生这两组链轮的搭配哪个转速更快,学生有分歧,我说你蹬一圈大链轮,后轮是转三圈还是转两圈转速快,学生没有大的意见了。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十全十美的,事情总是这样有优点也有缺点,第一种组合虽然转速快但也有缺点那就是费力,它适合什么路面?(下坡)第二种组合虽然转速慢但比较省力适合什么路面,学生讲上坡,我进一步补充转速最快的组合是最大的前齿轮和最小的后齿轮的搭配,这时最适合下坡路;最小的前齿轮和最大的后齿轮的搭配是最省力的组合,这时最适合上坡路。

  在六二班上完课有学生看出我在讲台上把自行车架上架下比较费力,跟我建议说要是有链轮的教具就不用把笨重的自行车带到教室里来了。跟他解释学校确实没有这种教具,况且这节课还要连带认识车体的其他含有简单机械的部分。但认真思考的学生我喜欢。

简单教学反思11

  “数学的知识,思维和方法必须经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的依赖教师讲解去获取”。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的。

  这节课,要求学生认识简单的路线,真的是认识这么简单吗?意义不在此,活学活用的数学才有意义,回想我们生活中很多事例,路线图的作用是逃生时,乘搭公交车时,参观时候会用到这些路线图。

  这些都是应用于实际的生活中才会用到的,因此学完了这节课后是否就完事嗯?不是的,应该让学生把这些知识运用在实际的生活中。

  这些课的知识点不多,学生掌握得也不错,如果能将这些知识延伸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从亲身经历中体验这些有用的数学知识。

简单教学反思12

  《简单的排列》是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这节课是在学习搭配规律的基础上来学习排列的规律,在学生在经历对几个事物的排列过程来探索简单排列现象中的规律,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在磨完课后,我对本课进行了反思:

  一、强调数学的“生活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为了有利于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我们必须为他们构建生活原型。因此我从孩子的生活引入,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再展开探究,体现“生活—数学—生活”的教学过程。如我创设拍照情境导入新课,我帮三位同学拍照留念,并由拍照的过程中引出排列问题,就为孩子们沟通“数学──生活”搭建了桥梁,抽象的数学知识找到了具体的生活原型作依托,孩子们对于排列的意义理解就更形象了。接着组织了同桌通过摆摆数字卡片进行合作探究;在学生合作探究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合作探究中,保证了合作学习的时间,并深入小组中恰当地给予指导并拿几个不同顺序的学生作品在黑板上展示。合作探究后,我还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学生作品,让学生经历比较发现重复、或遗漏或无顺序排列,从而引出按一定顺序排列较好。孩子们的思维过程逐步地“数学化”。同学们在我创设的情境中,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轻松地理解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二、强调数学的“数学味”。

  强调数学的“数学味”并非要否定数学的“生活味”,而是要把“数学味”和“生活味”有效地结合,使“生活味”为“数学味”服务。因此,在本课中,我首先通过“拍照”创设情境,引出排列问题,并以此理解排列的数学思想。接着,让学生经历“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演一演”整个数学化的过程,来解决“简单的排列问题”,学生通过独立完成、小组合作交流,引发数学思考,比较有序排列与无序排列,使学生体会有序思考的好处——不重复、不遗漏。对排列的意义的理解得到深化,孩子们的思维过程逐步地“数学化”。正如郑毓信教授指出,“我们所追求的不应是由‘学校数学’向‘日常数学’的简单‘回归’,而应是两者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

  当然,本节课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如:不能做到认真地倾听完学生的发言再做评价。当时站在讲台上,只怕学生说不到自己设计的那方面,所以抢学生的话,没有让他们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以后一定让学生在说完后,自己再发表意见,起到主导作用,即使学生没有按自己的设计说,发生了小错误也不怕,也许这正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资源。以后得充分利用这种教学资源,让课堂在错误的的改正中,有更多的精彩。

  通过这次磨课,我更深刻地体会到:课堂应该是真实的课堂,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课堂,不应该为了追求课堂的新颖、课堂的与众不同,而在设计时追求教学设计的花样。我们应该克服这种倾向,组织有效而真实的数学活动,走生活化之路,让学生在数学课上品出“数学味”,追求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简单教学反思13

  背景

  学校即将举行“五个一“讲课比赛,我讲课的时间为下周二第五节课。看看教学进度,下周二刚好学完第四单元,我准备上这单元的整理与复习。本组其他老师都不赞成上这几节课,认为把它作为比赛课讲太枯燥,很难出彩。

  而我却坚持上这节课,原因有二:

  1、比赛课就应是常态课,往往最真实的就是我们最需要研究的。

  2、整理与复习课很少有老师进行专题研究,这节课正好可以给大家提供研究的新式课例。

  虽然在选择内容时态度斩钉截铁,但在实际备课中也思索再三,难以独断。就拿组织纪律来说,复习课的确非常难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用糖、奖品等小玩艺来鼓励学习,又觉得不合适太麻烦,说不定奖品会成为课堂中的玩具,产生负面影响。怎么办呢?想来想去,决定还是用平常用的最多的小红旗,二年级的孩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正是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好机会。

  本节教学伊始,先向学生宣布比赛规则。本节课举行小组擂台赛,在闯三关的过程中,敢说、会听、勤动脑的孩子可为本组争夺一面红旗,闯三关结束后哪个小组(全班按座位分为四个小组)累计红旗的面数最多就荣获红旗小组的符号。

  课堂片断实录:

  通过师生共同整理归纳出本单元所学的内容:一、表内除法。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的应用题。三有关除法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师:轻松过关的比赛内容是开火车比赛,每人口答一道口算题,开火车时时口算题回答正确的,并且火车从头到尾开得很顺利的小组可获得一面红旗。

  生:所有学生都(坐得端正,回答问题又对又快,偶尔个别学生说错得数,全组人都会眉头紧锁,当这个学生迅速改正得数后,全组同学又喜笑颜开)

  师:第一关经过全组小朋友的共同努力,让火车顺利开到终点,所以红旗组是……(顿时,教室里安静的出奇,连平时最坐不住的饶旺也坐得端端正正)1、2、3、4组,每组获得一面红旗。(话音刚落,全班每个同学都欢呼雀跃,在老师手势的提醒下又坐得端端正正。)

  师:同学们轻轻松松过了一关,现在看看我们能不能顺利闯过二关,第二关的比赛内容为:看统计表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一生提问,请另一组学生回答,提问和回答都正确者可获得一面红旗。)

  生:(许多同学刷刷的举手,有的禁不住站了起来,手一边伸一边急切地喊:“我,我!”)

  课后反思

  这节课结束后,听课老师都说这节课学生们个个特别投入,完全改变了传统的复习课的沉闷气氛。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最简单的就是最好的!反思自己在教学中所作的一切,我认为自己有两个地方处理得比较好:

  1、用冲三关的方法,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因为每位学生都喜欢做游戏,这节课的学习就如老师跟着同学们一起快乐的进行游戏活动,轻松、愉悦。

  2、激励评价简单而有效。

  用画红旗的方法,对于教师来说是最简单的评价方式,可能很多老师看不上这样小儿科的办法,但是从教学效果来看,这种激励措施是最为方便和有效的。不会因为奖励食物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会因为奖励物品带来同学之间的争执,不会因为奖励学具而花费大量的课余时间。简简单单的小红旗,给了每个学生提问的机会,给了每个学生为小组争光的机会,使他们全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看来,我们所采取的激励方法,不在于奖的是什么,而在于教师怎样用好我们的奖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了两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1、公平性问题,当老师出示一个问题时,举手的学生很多,不可能一一点到,只能选择一个回答,只奖给一个人一面红旗,其他学生会说却没有机会展示。

  2、获得红旗组的奖励问题。如,有的小组获得了红旗小组,那么我们应该给这些小组给与怎样的奖励,促使这样的激励措施长期有效呢?

  希望这些问题能够得到大家的指点。

简单教学反思14

  年级分数除法(三)的内容是用方程解决简单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教学时,由于我认为很简单,对学生分析不够,过于相信学生,用方程解答完成后,就让学生用别的方法解,同时要求画出线段图。学生虽能列出正确的算术式计算,但不能熟练画图。

  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就及时的对学生进行画图能力的训练,经过一节课的练习,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画图的技巧。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深深的体会到,要想让知识真正地在师生互动中,学生得到理解、接受并掌握起来,教师就要认真地备学生,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才能达到教育的最优化。

简单教学反思1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节课的设计着力让学生通过参与有效的实际操作、观察比较来概括出“找次品”的最佳方案。把学生的学习定位在自主建构知识的基础上,建立了“猜想——验证——反思——运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景通过身边生活实例。

  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让数学问题生活化,一上课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探究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以前的视频画面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孩子们兴趣不大。集体备课时大家建议这一环节,还是应该联系生活实际,这样可以更加激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难点转化降低教学起点。

  按照例题,本课例1是从5瓶钙片中找到次品,而我却让孩子们先从3个药瓶中找出次品,这样就降低了教学起点,孩子很容易的从3个中找到次品。那么在后面的5个、9个中找次品就容易多了。不会产生挫败感,增加成功的体验,使本课更容易进行。

  三、层层推进。

  本课我让孩子们从3个中找出次品这比较简单,然后加深到从5个、9个中找次品,并且在9个中找次品的过程中渗入优化思想,让孩子们寻找优化策略,接下来让学生再用12进行验证,加深了学生的体验。整个教学过程注重让学生经历了探索知识的过程,使他们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在此过程中知识层层推进,步步加深,让孩子的推理能力慢慢地达到一定的高度,思维也不至于感到困难。

  四、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运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不把现成的答案或结论告诉给学生,而是试图创设出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冲突,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经验和事理的欲望,继而调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提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和策略,并通过观察、实验、操作、讨论、思索等多种活动进行研究检验。在研究性数学学习中,知识不再是被学生消极接受的,而是学生自身积极地、主动地去探求获取的。学生在教育教学中是发现者、研究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足之处:

  由于时间关系,在研究从9个和12个中找次品时,学生小组交流的时间不够充分,汇报时有些方法,没有反馈。

【简单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简单电路》教学反思12-02

《让》教学反思12-12

教学反思和课后反思12-08

春教学反思12-22

孔子教学反思12-18

太阳教学反思12-17

《武术》教学反思12-16

耳的教学反思12-15

天鹅教学反思12-09

秋游的教学反思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