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猫教案 推荐度:
- 猫教案 推荐度:
- 科学猫和兔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有关猫教案五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猫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猫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针对教材提出的问题,搜集国宝大熊猫的相关资料信息。
2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从不同方面介绍国宝大熊猫。
3、语句要通顺,调理要清晰,内容要清楚明白。能适当的用上一些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初步学习整合大熊猫的信息,从不同方面介绍大熊猫。
教学难点:能恰当的用上一定的说明方法,文从字顺,条理清晰地写作。
教具准备:课件? 学生搜集大熊猫的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大熊猫的图片,交流搜集的大熊猫的信息。
同学们见过真的大熊猫吗?在哪见过?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设计意图:出示大熊猫图片,让学生再现生活场景,便于学生思维的`激活,激起表达的欲望。为后面的话题交流创设了轻松地氛围。】
教师讲述,明确任务: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节
课我们从不同方面来介绍大熊猫,让我们通过交流多一些对它的了解认识。
出示交流的问题
(1)大熊猫是猫吗?
(2)大熊猫吃什么?
(3)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
(4)大熊猫身上哪些地方是白的?哪些地方是黑的?
(5)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
组内交流,推选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板书:
样子??? 门类? 分布?? 食物?? 数量……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学习抓住关键词提取信息的学习意识,为接下来的写作梳理提纲。】
明确写作要求
(1) 整合信息,确定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介绍。
(2) 信息要准确,语句要通顺,内容要清楚,结构要完整。
(3) 会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整合资料,自主写作。
第二课时
一、展示作品,评价交流
教师随机抽取小组学生作品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展示学生作品,先学生评价,老师再补充评价,点拨指导。
【设计意图:作品展示,更能彰显学生的成就,提升写作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认知,提升了学生的欣赏水平。】
二、组内互评,互改,教师巡视,相机关注指导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便于学生相互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相互提升。】
三、整理誊写
板书设计:
介绍国宝大熊猫
整理信息
学会使用说明方法
猫教案 篇2
教材说明:
《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是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的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说的是一只波斯猫从来不知道快乐是什么滋味,它分别向燕子、蜜蜂、青蛙请教。但是它觉得:燕子说的衔泥造窝是快乐的,蜜蜂说的采花酿蜜是快乐的,青蛙说的捕捉害虫、保卫庄稼是快乐的,都是不值得快乐的,它非常失望,仍然为找不到快乐而哀叹。课文借这一故事告诉同学们一个道理:依赖别人的生活是找不到快乐的,只有靠自己辛勤的劳动和创造,才能获得快乐。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节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13个生字。
2、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波斯猫不快乐和燕子、蜜蜂、青蛙快乐的原因。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热爱。
4、培养学生自主积累词语的能力,边读边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理解燕子、蜜蜂、青蛙所说的话,把握他们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波斯猫、燕子、蜜蜂、青蛙的相关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波斯猫的头饰。这是什么动物啊?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
2、老师扮演波斯猫,自述波斯猫找不到快乐的苦闷:“我是波斯猫,我的一只眼是蓝色的,另一只是绿色的。我吃穿不缺,衣食无忧,但我却感到很不快乐。哎,这可怎么办呢?”
(教师相机解说:“这只波斯猫没有快乐,于是,他就出去寻找快乐,它都找了谁?结果怎样呢?”)
3、板书课题: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有声有色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波斯猫漂亮的外貌和它的苦闷,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童话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好奇学习新知识。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这个故事一共有几个自然段?(10个)你是怎么知道的?(每段开头空两个字)
2、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本课的生字,特别注意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和轻音节。
(2)读顺课文,注意读出每种动物说话时的语气。
3、认读生字
(1)出示“我会认”斯、滋、衔、软、绵、碌、糖等13个生字和“我会写”的8个生字,为其注音。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3)师生总结,归类识字:
<1>熟字加偏旁:波、斯、碌、糖、箱、呱、保
<3>分解部件识字:滋、软、蹦、哼、唉
(4)出示生字卡,扩词练习
(5)再读课文,巩固识字
4、指导写字
(1)观察“我会写”
(2)重点指导“保、波、软”的最后一笔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主要是结合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课文有初步的认识。重点是让学生认识生字,完成本节课识字的教学大纲,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作业
1、练读课文
2、练习书写生字并扩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游戏导入:出示生字,让学生拿着只标拼音的卡片给生字找到适合它们的帽子。
设计理念: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同时,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复习中得到玩的乐趣,符合了小学生好玩的年龄特点,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二、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给生字找到了正确的帽子了,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波斯猫为什么找不到快乐呢?
1、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1)波斯猫为什么找快乐呢?
(2)他先后到哪里找快乐? 燕子、蜜蜂、青蛙的`快乐是什么?用——划出答案
2、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内交流上边两题的答案
(2) 讨论:为什么燕子、蜜蜂、青蛙都感到快乐呢?波斯猫为什么不快乐呢?
3、汇报归纳
燕子、蜜蜂、青蛙是靠自己辛勤的劳动获得快乐,而波斯猫是依赖别人生活的,没有劳动就没有快乐
4、讨论:你有什么办法帮助波斯猫找到快乐呢?
5、学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依赖别人的生活是找不到快乐的,只有靠自己辛勤的劳动和创造,才是最快乐的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以读为主,通过合作讨论理解课文、感悟课文。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文
1、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2、戴上波斯猫、燕子、蜜蜂、青蛙的头饰,先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再表演课文
3、共同唱《劳动最光荣》这首歌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主要是以学生为主,给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通过展示,再次感悟课文,分享学习的快乐。
四、作业
1、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是怎样帮助波斯猫找到快乐的,并写在日记本上。
板书设计:
11、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燕子衔泥造窝 睡沙发
蜜蜂采花酿蜜 }快乐 吃蜜糖 }不快乐
青蛙捉害虫,保卫庄稼 吃炸鱼
劳 动 创 造 快 乐
教学反思:
《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这篇课文告诉同学们:劳动才是最大的快乐,这篇课文故事情节简单有趣,孩子们理解起来不难,可是有些孩子对于我提出的这个问题“波斯猫为什么不快乐呢?”却有不一样的看法,有的说“因为波斯猫不劳动,所以它体会不到劳动的快乐”还有的学生说“波斯猫的要求太高了,所以体会不到快乐” 我觉得只要言之有理,问题的答案可以千百种。
猫教案 篇3
一、教学要求:
1、学会8个生字和16个词语,认识6个字。
2、能在正确、流利、有感朗读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读句子练习,初步感知怎样才能把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准确,知道有些句子换上意思相近的词,句子的意思不变,进行初步的语言训练。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生字教学是重点。“拿、喜”的字形和“拿、送、音、亲”的读音是教学难点 。
三、课前准备:
1、熊猫妈妈与三个孩子通电话的课件。
2、熊猫妈妈、欢欢、玲玲、贝贝的头饰。
3、字卡、词卡,分角色朗读的录音磁带。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讲故事导入 新课。板书课题:熊猫妈妈听电话。
(二)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
2、再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拼拼读读,把课文读通。
3、从课文中找出要学会的生字和要求会认的字,分别做上记号,对照拼音读准字音,然后再读一遍课文。
4、检查生字读音。
(1)同桌互读互听,互相订正。
(2)指名认读。(面向全体学生)
(3)用字卡采用多种形式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要读准“拿、送、亲、音”几个字。
5、自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独立识记字形。(你是怎么记的?)
(1)立—日—音
(2)宀—女—安
(3)“走之旁”—关—送
(4)阝—可—阿
(5)吹—欢 新—亲
2、指导“喜”的笔顺。
3、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4、描一描,写一写。(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5、交流、评比、纠正,要求把字写好。
第二课时:
(一)指导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熊猫妈妈听了几次电话,是谁打来的?
2、根据思考题再读课文:
(1)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做上记号。
(3)同桌互说,全班交流,对学生进行有层次的口语训练。
当学生分别说出:熊猫妈妈听了玲玲的电话:欢欢给妈妈打了电话:贝贝给妈妈打了电话之后,还要求学生再读全文,组织好语言,再边惯地说一说,如:熊猫妈妈一共听了三次电话,第一次是欢欢从日本打来的;第二次是玲玲从美国打来的;第三次是贝贝由墨西哥打来的。
(4)在说、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①一、二自然段讲熊猫妈妈听欢欢的电话;
②三、四自然段讲熊猫妈妈听玲玲的'电话;
③五、六自然段讲熊猫妈妈听贝贝的电话。
3、反复自由练读,把课文读流利。
4、齐读。
(二)逐段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1、第一、二自然段:熊猫妈妈听欢欢从日本打来的电话。
(1)以读代讲第一自然段。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欢欢跟妈妈说了什么?熊猫妈妈又说了什么?做上记号后分别读一读。
(3)看课件:熊猫妈妈给妈妈打电话。
(4)师生合读:师读叙述语,一组读欢欢说的话,一组读熊猫妈妈说的话。
(5)同桌反复练习分角色朗读。
(6)指名分角色朗读一、二自然段。
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相机引导理解生字新词,告诉学生樱花是日本的国花。
(7)演一演:请两位同学上台表演熊猫欢欢给妈妈打电话。
2、第三、四自然段:熊猫妈妈听玲玲从美国打来的电话。
(1)自由读第三、四段,说一说,谁从什么地方给熊猫妈妈打来了电话?
(2)以读代讲第三自然段。
(3)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分别找出玲玲和熊猫妈妈各说了什么。(相同理解生字新词)
(4)看课件:熊猫妈妈打电话。
(5)师生合读:师读叙述语,一组读玲玲的话,一组读熊猫妈妈的话。
(6)同桌反复分角色朗读。
(7)指名分角色朗读三、四自然段。
(8)演一演:请两位同学表演熊猫玲玲给妈妈打电话。
3、第五、六自然段:熊猫妈妈听贝贝从墨西哥打来的电话。
用学习前四段的方法和步骤指导学习这两段。
4、齐读第七自然段,相机处理生字新词。
(三)分角色朗读全文。
1、听分角色朗读的录音带。
2、分组练读。
3、指名分角色朗读。
(四)课堂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3。
猫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围绕“猫医生要去哪里?怎样才能过河?”进行完整、连贯的讲述。
2. 引导幼儿根据各种动物的'自身特点编出合理情节。
3. 通过“联想法、排除法”启发幼儿围绕重点进行感知、理解、表述。
活动准备:“猫医生过河”挂图,动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感知、理解画面内容。
1.这是哪里?有谁?
——穿插故事(一)
猫医生为什么要过河?
二、解决问题
1.带着问题想一想,小动物会怎么帮助猫医生过河呢?(二)
2.引申:猫医生急着要过河,那个方法可以又快又安全的到达对岸呢?(分组讨论)
三、复述故事
1.连贯的讲述故事
2.为故事起个名字
四、课后延伸
如果猫医生想请你帮忙,你会怎么帮助猫医生呢?
附故事:猫医生过河
前几天,接连下了几场大雨,河对岸森林里许多动物都受凉生病了。他们打来电话,请猫医生为他们看病。猫医生放下电话,急忙背起药箱,向小河对岸的森林走去。走到河边,他愣住了。猫医生急得大叫起来:喵喵!谁来帮我过河?游泳的大白鹅听到了,正在洗澡的水牛听到了,在散步的大象听到了,在抬水桶的小兔姐妹也听到了,它们都说:不要紧,不要紧,我们来帮你。
猫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认识15歌声字,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热爱大熊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识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挂图、课件、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熊猫吗?大熊猫长的什么样?喜欢吃什么?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去公园参观大熊猫好吗?
二.活动过程:
1. 课件出示大熊猫吃竹子图。
2. 学生观察大熊猫是什么样的?
3. 读课文,找到那一段是描写大熊猫样子的。
4. 指名读第二段后说一说大熊猫的样子。
5. 让学生用铅笔轻轻地在30页的'白描图中涂上应该是黑色的部位。
6. 认识:熊 许 物 最 乎 短 黑 圈(方法同前)
7. 课件演示大熊猫的一些生活习性。
8. 对照课文找到描写大熊猫习性的段落。
9. 生读课文,熟读后清学生会大大熊猫有那些生活习性。
10. 提问:大熊猫喜欢吃什么?
11. 指名读最后一段。
12. 学习生字:侯 爬 爪 抱 睁 香 (方法同前)
13. 同学们通过学习你喜欢大熊猫吗?让我们齐读第一段。
14.自己读课文,喜欢哪段读哪段。
三.课堂总结: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它特产于我国,也是全世界的珍奇动物。
四.教学回顾:
板书设计身子 胖乎乎 白
尾巴 短
大熊猫 皮毛 光滑
头白黑耳朵 黑眼圈
四肢 黑
熊 许 物 最 乎 短 黑 圈 侯 爬 爪 抱 睁 香
【猫教案】相关文章:
《猫》教案02-25
猫教案模板08-07
郑振铎《猫》教案03-15
科学猫和兔教案10-28
【精华】猫教案四篇04-06
有关猫教案模板10篇04-03
精选猫教案范文集锦6篇08-27
精选猫教案范文汇总10篇05-21
大班语言《11只猫做苦工》教案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