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班数学抓老鼠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数学抓老鼠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数学抓老鼠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复习1、2的点数。
2、能在三个物体中找出1、2的物体。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二、活动准备:
音乐DVD一台、一只灰太狼头饰、两只灰太狼图片、两只喜洋洋图片、数字1、2、1-3的各种水果图片(若干)、实物:苹果3个、橘子3个、实物:玩具(若干)、小筐子(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放歌曲“喜洋洋歌曲”,出示灰太狼头饰:“谁来了?”“干什么的?”
(二)、出示图片一只灰太狼和一只喜洋洋,领幼儿数数,有几只灰太狼,捉到了几只喜洋洋?(引导幼儿用数数用数字1表示)比较每只灰太狼都捉了几只喜洋洋。
(三)、出示图片二只灰太狼和两只喜洋洋,带领幼儿数一数,有几只灰太狼,几只灰太狼,(引导幼儿用数数用数字2表示),比较每只灰太狼都捉了几只喜洋洋。
(四)、按物点数
灰太狼捉喜洋洋真辛苦,它的肚子饿了,请幼儿拿水果给它吃,每只灰太狼只吃一个水果,来了几只灰太狼,就拿几个水果给它吃。
教师分别出示、一只灰太狼、二只灰太狼,请幼儿拿出相应的一个水果、两个水果、三个水果,并检查对错。
实物:三个苹果、三个橘子(让幼儿点数,教师说出数字几,幼儿拿出相应数量的水果)
(五)、游戏“灰太狼捉喜洋洋”
(1)学本领:老师当灰太狼,幼儿当灰太狼宝宝,灰太狼拍一下手,幼儿拍一下,灰太狼拍两下、三下,灰太狼宝宝也拍相应的下数。
(2)实物:玩具
教师给每一小组发放一小筐的玩具,幼儿听教师说的数字,从小筐中拿出相应的玩具。(教师巡回指导)
四、活动结束
让幼儿在我的数学《水果数一数》作业中在三个物体中圈出1、2的物体来。
教学反思
数和形是幼儿身边常存的事物,也是小班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根据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在玩玩乐乐,拼拼摆摆中习得)以形象生动,深受幼儿喜欢的“灰太狼捉喜洋洋”为游戏情节,设计了此活动。让幼儿在玩玩乐乐中运用比较多的物体及手口一致点数1、2以内的事物。孩子们都能在复习的过程中掌握1、2以内的点数,而手口一致的点数,只有在实践操作中,让幼儿们去反复练习、反复操作,才能习得。但在实际教学中没考虑细节问题,是本次教学显得很失败,通过今天的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要掌握时间是细节中的关键,在不同混淆的物体中找出相应的物体,让孩子有更多的思考空间。
小班数学抓老鼠教案2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继续感知分类,学习按大小顺序将水果排序。
2.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物体排列的顺序。
3.能积极参与活动,对排序活动感兴趣。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每位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3.水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这是谁啊?(小)小开了一家水果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观看课件,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水果店"。
二、学习按大小顺序将水果进行排序。
1.看看说说,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大小。
(1)提问:这是什么水果?数一数有几个苹果呢?
(2)这些苹果有什么不一样呢?哪一个最大?哪一个最小?
2.学习将3个苹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1)请幼儿先比较出大小,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练习排序。
(2)幼儿和教师一起说排序的规则:小的——大的——最大的。
3.练习将3个苹果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
(1)按从大到小地排序。
(2)请小朋友尝试从大到小排苹果。
(3)幼儿和教师一起说排序的规则:大的——小的——最小的'。
三、操作巩固,加深按大小顺序将水果进行排序方式的理解。
1.师:水果店里还有许多水果没有摆放整齐,小想请小朋友帮忙,这些水果可以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样子来排队,你们愿意帮忙吗?
2.幼儿操作活动,进一步掌握有规律的排序方法,教师适当指导。
3.评价幼儿的操作材料,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操作结果。
4.请把你的水果放在四、快乐水果宴。
师:小非常感谢小朋友的帮助,它给我们准备了许多香甜的水果,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吧。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小班数学抓老鼠教案3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大是怎样找到小的。
2、通过简单重复的对话,在愉快的情绪中学习礼貌用语,如“咚咚咚,请问这是...的家吗?”。
3、体验大找小过生日途中的快乐的情感。
活动准备:
1、五间由大到小的房子。
2、六只小动物(大、小、、小熊、小兔、小鸭)图片和头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角色扮演,创设故事情境)
(1)师:宝宝们好!我是一只大,因为我长得高高胖胖的,所以,我的朋友们都叫我大!小(今天是我生日,我去邀请大家来我家过生日,我先走了,再见。)
(2)师:今天是我的朋友小的生日,我想送给它一份礼物,可是我不知道他的家在哪里?咦!这里有座大房子,我去看看是不是小的家。
二、教师讲故事(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境,完整讲述故事)
(1)师:咚咚咚,宝宝们大有没有找到小啊?(找到了)这个故事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就是《大找小》,(请两名幼儿说说)
(2)师:大在找小的路上,都遇到了哪些小动物呢(、小熊、小兔、小鸭)
(3)这些房子都是谁的家呀?
三、巩固故事内容(再欣赏故事)
(1)师:大找小的时候是怎么敲门的.呀?大真有礼貌,我们一起来学学吧!
(2)师:大找到小的时候,第一间房子是谁的家,它是怎么说的?
(3)师:大找到小的时候,第二间房子是谁的家,它是怎么说的?
(4)师:大找到小的时候,第三间房子是谁的家,它是怎么说的?
(5)师:大找到小的时候,第四间房子是谁的家,它是怎么说的?
(6)师:最后,大来到了第五间房子门前敲了敲门说:咚咚咚,这是小的家吗?小出来后怎么说的?
四、角色扮演
五、活动结束
师:原来啊小过生日,大要给他送礼物呢,小收到礼物可开心了,要对大说什么呀?宝宝们,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礼物,老师做大,你们做小好不好,我来敲门啦(发礼物)。
(附)大找小(故事)
一只大去找好朋友小。它看到一座房子,门是关着的,它敲敲门:咚咚咚,这是小的家吗?打开门说:不是,不是,小的家在里面呢!
大来到第二间房子门前,敲了敲门:咚咚咚,这是小的家吗?小熊打开门说:不是,不是,小的家在隔壁呢!
大来到第三间房子门前,敲了敲门:咚咚咚,这是小的家吗?小兔打开门说:不是,不是,小的家在隔壁呢!
大来到第四间房子门前,敲了敲门:咚咚咚,这是小的家吗?小鸭打开门说:不是,不是,小的家在隔壁呢!
大来到第五间房子门前,敲了敲门:咚咚咚,这是小的家吗?小打开门说:是的,是的,这是我的家!
大找到了小,它们紧紧地抱在一起。大拿出礼物说:“生日快乐!”
活动反思:
1、教具制作不合理和教具摆放顺序不一。小的头像过大,比门的大小还大,有小朋友提出:老师,为什么的身子比门还要大。教具的摆放的顺序不一,高低摆放不整齐,五个房子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2、教师的语言与故事内容不统一。老师说小的家在旁边,故事说小的家在隔壁,且幼儿只记得故事说小的家在隔壁,老师回答幼儿的语言与故事内容不符,容易产生误导,不利于吸引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3、上课时间把握不够。上课时间第一次超了7分钟,不能很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以致后半节课幼儿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控制较乱。
4、教学目标没有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中有一目标是:通过简单重复的对话,在愉快的情绪中学习礼貌用语,如“咚咚咚,请问这是...的家吗?”。但是,一节课下来,幼儿们只记住了“咚咚咚”的门的声音,只有几个幼儿懂得运用“请问这是……的家吗?”的句型,大多数幼儿都是说:“有人在家吗?”。教师在讲故事时没有着重强调这个句型,说这个句型的语调和这个故事的语调一样,以致幼儿没有关注到并记住这个句型。
5、活动结束设计不合理。不是教师本人结束语言活动,而是助教小进场带幼儿结束活动。活动的导入和结束应该是主教主导。
小班数学抓老鼠教案4
活动目标:
1、学习以自身及客体为中心,认识和区分前后。
2、通过活动使幼儿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3、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前、后。能用方位词正确完整地表述,并读准字音。
4、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6、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7、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活动准备:
1、猫警长头饰一个,白猫警士头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一只耳”头饰一个。
2、纸做的若干个(数量与幼儿中男幼儿的'人数相同)。
3、玩具若干个(数量与幼儿中女幼儿的人数相同)。
4、大型可站立的房子和大树各一幅。
5、创设活动情境:教室的一半场地放一棵树,一幢房子,五六块积木。将和玩具放在这些物品的前面或后面。
6、让每位幼儿知道黑猫警长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谈话导入游戏,分配游戏角色。
小朋友,你们都听过黑猫警长的故事吗?你们都喜欢谁?今天,老师力来做黑猫警长,小朋友都扮演白猫警上,现在我们一起来做游戏。
(2)电话铃响,警长听电话。
警长:刚才我接到一些小朋友打来的电话,有许多到我们教室,把小朋友的玩具偷走了。请白猫警士帮助把玩具找回来。现在我命令成立特警队,白猫警士的一切行动必须听警长指挥。能不能完成任务?
二、引导幼儿学习方位词。
(1)很狡猾,藏在各个地方,我们先要去侦察一下敌情。轻轻地走过去仔细看藏在什么地方然后记住了,回来报告在什么地方发现了。
(2)警长示范。
(3)请个别警士侦察,报告敌情。要求会说:在什么的前面(后面)发现了。
三、引导幼儿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
(1)请弟弟警士捉,妹妹在旁边观战。要求记住是在哪里捉到了。捉住后告诉妹妹警士在什么前面(后面)抓到了。(对的肯定,错的纠正)。
(2)抓到了,现在请妹妹警士去把玩具找回来。找好玩具,告诉大家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玩具。(指导幼儿正确运用方位词前或后)
四、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方位词。
刚才白猫警士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特别表扬XX、XXX警士 但是最大最坏的“一只耳”逃走了。你们想把它抓住吗?“一只耳”很狡猾,要抓到它,先要练好本领。
(1)听命令行动 请警士躲到椅子后面;走到椅子前面来;向前走一步;向后退一步;弟弟到警长前面来;妹妹到警长后面。
(2)开三轮摩托车去现场。 三分之一幼儿做摩托车司机。另外幼儿听警长指挥按命令排在司机前面或后面。三人一辆车开赴抓鼠现场。
(3)布置任务。 某些警士躲在大捌后面;某些警士在大树前;某些警士躲在房子后;某些警士在房子前面。警长躲在门后面。请警士各就各位,不说话。
(4)抓“一只耳” 其他老师扮演的大“一只耳”出现了,东张西望。警长一声令下“不许动”,警士们扑上去把大抓住。送到军事法庭去。
五、游戏结束。
特警队胜利完成任务,在音乐中休息。结束游戏。
活动反思:
杜威曾说:“教育即生活”,幼儿的数概念的形成是与幼儿所接触的生活环境密不可分的,是建构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的。因此,本活动的设计从生活出发、在游戏中进行、在反复练习中建构经验,萌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喜爱。
小班数学抓老鼠教案5
活动目标:
1、在《小奇奇》的故事中,让幼儿尝试以手和口一致地数出6之内的数据。
2、通过活动,使幼儿体会到与小伙伴们一起的快乐。
3、让幼儿认识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基本了解数字与我们生活之间的关系。
4、培养幼儿较好的操作习惯,推动互相配合和有序的操作。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会唱数。
2、材料准备:PPT、每人一份礼物包、音乐、松饼。
三个重难点:
在有趣的故事场景下实践6之内的手口一致等级。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进:小奇奇的关键问题:小奇奇几岁过生日?
他买了一盒蜡笔(演试PPT)里边有多少支蜡笔呢?(许多)一盒蜡笔原本有许多支。
媒体操作:播放课件的第一页、第二页、第三页。
二、备考数据1——6的关键问题:
1、他画了哪些?(一只大萝卜)会送给谁?(小兔子)
2、这是谁?(小花猫)奇奇会画什么送给他?(2条鱼儿)
3、最终他想画什么赠给小狗?(3根肉骨头)
4、他还给自己画了哪些东西?(四块蛋糕、五块巧克力、六根糖果)
媒体操作:播放课件的第四页、第五页、第六页、第七页。
三、手口一致等级:到了晚上,小奇奇看着自己的'画,既饿又馋,口水也流出来了。忽然门铃响了,朋友们收到奇奇送给他们的画,内心十分高兴,也给奇奇送来礼物,看看他们送了哪些?
关键问题:
1、每位幼儿都有一份礼物包(上面有动物头像),训练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贴了相应的数字卡片。
2、幼儿交流礼物的内容及数量,教师进行核对:小白兔送了3块巧克力,小猫送了4颗糖块,小狗送了5个苹果等。
媒体操作:播放课件的第八页。
四、幼儿分享礼物:奇奇收到朋友们的礼物,内心特别开心,邀约朋友们一起吃松饼。
关键问题:
每组展现一块已切好的松饼(规定每位幼儿能吃三块)。
媒体操作:播放课件的第九页、第十页。
课后反思:
数学活动针对小孩子来说是一次愉快的课堂感受,由于整个活动中游戏的时间较多,而小朋友的动手操作机遇也比较丰富。然而,要让小朋友真正了解本次教学活动的内容,并能够灵活运用和熟练掌握,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小班数学抓老鼠教案6
活动目的:
1、通过各种感官进一步感知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观看动画片"黑猫警长"、学习表演"黑猫警长"2、材料准备:布置森林情境(小鸟一只、蘑菇两朵、蜜蜂三只、树四棵、花五朵)、各种颜色的老鼠若干、贴有数字1-5的小房子5座、电话一个、口哨一个、黑猫警长头饰一个、白猫警士每人一个、音乐磁带、CD堡、小筐子每人一个、数字卡1-5各一张、任务卡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以"黑猫警长和白猫警士去巡逻"的游戏引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复习巩固点数的正确方法,初步感知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1、森林里面有些什么?
2、他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
3、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这个数字还可以表示其他的什么东西?
小结"所有数量是X的东西都可以用数字X来表示,数字X可以表示数量是X的任何东西。
三、游戏"抓老鼠",进一步感知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一)、第一次"抓老鼠"重点引导幼儿每人抓一只老鼠,引导幼儿观察、点数各种颜色老鼠的数量,并关在贴有相应数字的'老鼠笼里。
1、你抓的是什么颜色的老鼠?
2、这种颜色的老鼠一共有几只?
3、它们应该关在哪个老鼠笼里?为什么?
(二)第二次"抓老鼠"重点知道幼儿听哨声抓与哨声数量相同的老鼠,并引导幼儿将老鼠关在贴有相应数字的老鼠笼里。
提出要求:
1、认真听并默数哨声的数量,用手比出来。
2、挺到黑猫警长下达"出发"的命令才可以开始抓老鼠。
3、将抓到的老鼠关在相应的老鼠笼里。
(三)第三次"抓老鼠"重点指导幼儿观察理解任务卡并按照任务卡"抓老鼠"。
1、引导幼儿观察任务卡上的数字和颜色的不同,启发幼儿分析任务卡蕴含的任务并尝试用语言表达出来。
2、鼓励幼儿大胆按任务卡抓老鼠并验证。
3、引导幼儿将抓获的老鼠关在相应的老鼠笼里,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四、以庆功舞蹈:"黑猫警长"结束,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乐趣。
小班数学抓老鼠教案7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床边老鼠跑、吃、睡的动作,并有效的进行游戏
2、学习游戏的玩法,在老师的提醒下学会遵守游戏规则
3、让幼儿体验和伙伴一起玩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跟音乐节奏做相应的动作
2、规范的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老鼠、猫头饰各一个,米一小袋
活动过程
1、进场
2、律动:小老鼠跳舞——幼儿模仿小老鼠的动作听音乐进场,当音乐一停,老鼠马上不动摆出各种定型动作。
3、学习新游戏
(1)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小老鼠“跑、吃米、睡觉”的动作和造型A、创编小老鼠跑得动作。
“刚才小老鼠表演得不错,我看见有的小老鼠跑起来很好看,动作很可爱,请他给你们表演一下。”(老师鼓励幼儿大胆上来创编表演)集体模仿比较好的动作跟音乐做一次,提醒幼儿听音乐一拍一下做动作。
“咦!小老鼠你们看那边有许多米,我们过去吃米好吗?但是在过去的时候看看那只小老鼠的动作最好看最可爱。”
B、创编小老鼠吃米的动作“好多的米啊!我想一定很好吃,你是怎样吃的?”(请个别幼儿创编吃米动作)集体听音乐模仿小老鼠吃米的动作,提醒幼儿按一拍一下做动作。
C、创编小老鼠睡觉的动作和造型“哎哟哟,白米真好吃,吃得我肚子饱饱的,真想睡一会儿,小老鼠你是怎样睡的,摆一个造型给我看看!”
(2)在老师提醒下知道遵守游戏规则“你们知道老鼠最怕是谁呀?喵------,对了!你看有一只老猫来了,小老鼠你们千万别动,一动就会被老猫发现的”
要求幼儿睡觉摆好造型就不要随便移动,等大猫唱完最后一句时,才能跑回座位上。
4、让幼儿自己跟音乐重复练习游戏
教学反思
活动终于完成了,让我感到欣慰的地方:
1、匆忙的`准备没想到能够按照我的预想较顺利的完成。
2、没想到在第三段时部分的孩子能够运用已有经验自行唱出第三段歌曲。
同时也发现了值得更深入的地方:
整首歌曲孩子都是在运动中学习,当孩子边唱歌边游戏时,孩子更加关注的是游戏而非歌曲本身,我可以做哪些调整?
(1)步骤上的调整。分段学习后,为孩子创设更多的演唱的情景,引发孩子对唱歌的兴趣。
(2)引导语上的调整。把引导更为细致的、准确的将孩子的唱歌做一要求。
(3)形式上的调整。将歌曲设置为动画,让孩子通过动画加强对歌曲的理解。
很多的想法,只能通过日后的实践中进一步去摸索了,还有很多不足,请老师多给点意见啊!
【小班数学抓老鼠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语言小老鼠偷油教案08-28
小班数学教案11-14
小班数学《分类》教案05-17
小班数学教案05-26
《老鼠笼》教案06-26
(精品)小班数学教案07-31
[优选]小班数学教案08-02
小班数学教案[集合]08-01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3篇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