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二化学《氨铵盐》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化学《氨铵盐》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二化学《氨铵盐》教案1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及铵盐的性质。
掌握氨的化学性质、氨的实验室制法及铵离子的检验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以及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的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材分析
本节在化学键的基础上,介绍了氨的分子结构,将有助于学生理解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此基础上又介绍氨与水、氯化氢、氧气的反应,在介绍氨与水的反应通过“喷泉”实验,说明氨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氨溶于水的'过程的学习,进一步巩因了可递反应的知识。在介绍铵盐的性质和铵离子的检验时,先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再归纳出铵盐的共性都能与碱反应产生氨气,然后采用讨论和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总结出检验铵离子的方法。这样,使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的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训练了学生的科学方法。
关于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材采用了讨论式的写,先提出问题引导学习思考,再通过实验进行总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本节教材安排了较多的实验,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节教学重点:氨的化学性质,铵离子的检验。
教法建议
引导学生运用结构理论指导氨的性质的学习,对于本节的实验,可根据实验特点和教学实际可采用“验证式”、“探究式”、“边讲边实验”等方式。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又有利于理解和巩固学生已有的知识。
一、氨
1.氨的物理性质
引导学生写出氨分子的电子式,从其结构入手,指明在水中的溶解性、然后利用“喷泉”实验说明极易溶于水。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归纳的物理性质。
2.氨的化学性质
(1)氨与水的反应。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喷泉”的探究性实验酚酞溶液进入烧瓶后变为红色,进而分析得出形成碱性溶液,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氨溶于水过程的可递反应解释显碱性的原因()并分析氨水中存在的分子和离子。训练学生应用知识解释问题的能力。
对于氨水的不稳定性,教师可补充演示实验,并用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的产生。(指明该方法是常用来检验氨气的方法之一)。同时,该实验也为铵离子的检验埋下伏笔。
为更好地区分氨水与液氨,可引导学生列表进行比较。
(2)氨与氯化氢的反应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该部分内容,然后将[实验1—3]改为学生实验验证此性质,启发学生联系氨与水反应生成碱进行思考,分析得出氨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将该知识拓宽完成氨与硝酸、硫酸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氨气与氯化氢相遇时,会产生浓的白烟,这是检验氨气的一种方法。
(3)氨与氧气的反应
此知识的引入建议从部分结构入手,氮元素呈-3价,为氮元素的最低价态,只能被氧化。在一定条件能与强的氧化剂发生反应,引出氨气与氧气的反应。
二、铵盐
1.铵盐受热分解
铵盐的受热分解较分复杂教学中不能随意拓宽。只要求学生掌握、受热分解情况。但应注意的受热分解与升华的区别。
2.铵盐与碱的反应
通过[实验1—5]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得出铵盐的通性—均能与碱共热产生氨气。并让学生根据、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通过该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氨的实验室制法
可以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反应原理由学生讨论选择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进行总结。
高二化学《氨铵盐》教案2
氨、铵盐(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2)掌握铵盐的性质和铵离子的鉴别方法。
(3)理解氨和铵的异同。
2.能力和方法目标
(1)通过氨气的实验制法学习,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2)通过氨、铵盐性质的综合运用,提高推理能力。
(3)通过有关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结论的分析,提高观察能力和解释能力。
[ 教学重点、难点] 铵离子的鉴定。
[ 教学过程]
见课件[氨、铵盐(二)ppt文件]
[ 巩固练习]
1.四支试管分别充满O 2 、 NO 2 、 Cl 2 、 NH 3四种气体,把它们分别倒立于盛有下列各种液体的水槽中,发生的现象如下图所示,其中充满Cl 2的试管是()。
答案:C 。
2.白色固体A的'水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把A装入试管中充分加热,A全部消失,同时产生白烟和紫色蒸汽。将加热生成的烟气通过浓热的NaOH溶液,紫色消失,但有无色气体。将这无色气体通过硫酸溶液,无色气体明显减少,再将剩余的无色气体在空气中点燃,产物生成水。由此上事实推知:
A的化学式应该是xxxxxxxxxxxxxx;A受热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xxxxxxxxx 。
答案:NH 4 I;2 NH 4 I=2NH 3 +I 2 +H 2 。
3.用一种白色固体A和一种黄色固体B做如下实验:① A与等物质的量的一元强酸和一元强碱都能完全作用,依次生成有毒气体C和极易溶于水的气体D 。② B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E 。 E与C反应又生成B 。③将D通入滴有石蕊的水中,溶液呈蓝色,再通入E,过量时溶液由蓝变红。④将E与空气混合通入装有催化剂的灼热的玻璃管,气体出口处有白雾生成。
则(填化学式)A是xxxxxxxxx,B是xxxxxxxx,C是xxxxxxxx,D是xxxxxxx,E是xxxxxxxx 。
答案:A是NH 4 HS,B是S,C是H 2 S,D是NH 3,E是SO 2 。
4.从某物质A的水溶液出发有下面所示的一系列变化:
(1)写出A~F物质的化学式。
(2)写出E → F的化学方程式:xxxxxxxxxxxx 。
(3)鉴别物质F中阴离子的方法是xxxxxxx 。
答案:
(1)各物质的化学式为:A是(NH 4 ) 2 SO 3,B是(NH 4 ) 2 SO 4,C是SO 2,D是NH 3,E是K 2 SO 3,F是K 2 SO 4 。
(2)K 2 SO 3 +Br 2 +H 2 O=K 2 SO 4 +2HBr 。
(3)F中的阴离子是硫酸根离子,可以加盐酸、 BaCl 2溶液来鉴别。
【高二化学《氨铵盐》教案】相关文章:
高二化学教学反思09-25
高二化学教学反思08-28
高二化学教学设计06-25
高二化学教学计划09-07
高二化学教学计划15篇05-24
化学实验教案10-15
高二化学教师工作总结07-21
高二化学教学工作总结09-15
高二数学优秀教案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