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4-18 08:20:32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范文8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数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范文8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复习9的分解与组合。

  2、通过幼儿的实际操作,学习10的分解和组合。

  3、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数量之间包含、互补和可逆关系,为学习加减法打基础。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师演示板一套、幼儿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复习20以内的单、双数。要求幼儿手指着棋格数数。

  2、4、6、8、10-----------1、3、5、7、9、

  2、请幼儿而在插板上用下楼梯的方法摆出9 的分解与组合。!来自教案.!教师和幼儿边操作边口述9的分解式。

  二、学习10的分解和组成。

  1、请幼儿在9的分解与组合基础上,用上楼梯的方法点数:10能分成9和1、8和2、7和3、6和4、5和5、4和6、3和7、2和8、1和9

  2、幼儿操作,教师在操作板上演示后并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当小老师用上楼梯的方法演示10的分解,并与其他的幼儿对答案,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操作口述10的'分合式,教师在黑板上做记录。

  三、整理插板。

  将所用的小棋摆在插板上,幼儿则根据食物、颜色进行分类整理后,整理后交于教师检查,结束。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我班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重点围绕"入学愿望""学习兴趣""学习与生活习惯"三个方面来设计与组织内容,以期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能力以及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等。

  在平日的活动中,幼儿有时会问"老师,我们下周周几演出""老师,我们的故事会几号开"等,这表明幼儿有倒计时的意识,并乐意为某天某事做准备,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这是有任务意识的体现。因此,我抓住这一切人口设计、组织了"倒计时"这一活动,引导幼儿理解倒计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学会计算倒计时,并激发幼儿对于特殊日子的期盼之情。同时,希望幼儿以后在对特殊日子的等待中做好准备,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养成做事的计划性、目的`性。

  活动目标:

  1.理解倒计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尝试计算倒计时,了解"倒计时"的含义。

  3. 在寻找节日的过程中,产生对某个特殊日子的期盼之情。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1.黑板两块,一块黑板张贴"生活中的倒计时"版面,另一块黑板的一面呈现幼儿说的各种用到倒计时的图片,另一面呈现幼儿计算的倒计时牌。

  2.有关"倒计时"的课件(如新闻联播、春节联欢晚会、交通信号灯、微波炉、火箭发射等的录像),有关倒计时的图片。

  3.大日历图一张,节日小图片若干,记号笔、固体胶、小日历、操作牌人手一份。

  4.建议家长带领幼儿了解生活中的倒计时现象。

  活动过程:

  一、生活中的"倒计时"1.倒计时游戏入场。

  师:我们来玩个找位子的游戏,老师说"54321",看谁能又快又轻地找到位子坐好。

  师:你们真厉害,速度很快。我们再玩个游戏,老师说一个数字,请你们倒着数,行吗?

  师:8。

  幼:7、6、5、4、3、2、1。

  师:10。

  幼:9、8、7、6、5、4、3、2、1。

  师:倒数难不倒你们。

  2.观看"春晚倒计时"视频,感受倒计时的作用和人们的喜悦之情。

  师: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看看人们是怎么数数的。(教师播放视频,幼儿观看。)师:他们是怎么数的?为什么春节联欢晚会时要倒着数?

  师:你刚刚和主持人一起倒数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啊?

  师(小结):刚才我们玩的游戏、看的春节联欢晚会都是倒着数时间的,叫倒计时。

  3.说说生活中见过的"倒计时"。

  师:你在哪里也看见过倒计时?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幼儿说到的各种用到倒计时的场景图片。)师(小结):看来生活中有很多时候要用到倒计时。

  4.观看"红绿灯倒计时"和"火箭发射倒计时"视频,说说其作用并通过模拟体会倒计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观看"红绿灯倒计时"视频。

  师:红绿灯是怎样倒计时的?

  师:没有这个倒计时会怎么样?

  师:是啊,有倒计时我们就知道还有多少时间可以过马路,这样才安全。还有,它告诉我们过马路时要走得快一点,但不能奔跑。

  师(教师继续播放视频至倒计时5秒):红绿灯倒计时还剩5秒时能不能走?

  师:时间不多了,只有抓紧时间快快走。当然,最安全的办法是等下一个绿灯再走,我们出行要注意安全。

  师(小结):红绿灯的倒计时主要是提醒人们过马路一定要看红绿灯,安全出行。

  (2)观看"火箭发射倒计时"视频。

  师:火箭发射的时候是怎么数的?我们来看一看。

  师:火箭发射的时候,最大是从多少开始数的?

  师:你们看得真仔细,考虑得很周到,这个倒计时与前面红绿灯的倒计时的方式有些不一样。

  师:火箭发射为什么要倒计时?

  师(小结):火箭发射倒计时可让科学家更充分地做好准备,也让宇航员做好最后的准备。

  师:我们也来做火箭升空吧。

  (教师带领幼儿模仿火箭在倒计时后做"升空"动作。)师(小结):生活中处处有倒计时,有的提醒我们注意安全,有的让我们做好准备。

  二、学习计算倒计时

  1.了解5月份的节日和大家期盼的日子。

  师:其实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节日和期盼的日子也可以用倒计时来计算。我们来看看,5月份有哪些节日和我们期盼的日子。

  (教师出示5月份的月历,带领幼儿了解5月份的众多节日。)师:5月1日是什么节?星期几?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

  师:5月4日是青年节,是青年人的节日。5月14日是什么节?星期几?

  师: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今年正好是5月14日。

  2.为劳动节计算倒计时,共同讨论、学习计算倒计时的方法。

  师:日历上有这么多节日,我们选一个节日来做个倒计时牌吧。劳动节快到了,劳动人民肯定很期待,我们就做劳动节的倒计时牌吧。今天距离劳动节还有几天?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大班数学活动按规律排序

  活动目标:

  1、能够细致观察并发现排序的规律。

  2、能够自创、合作创设另种或两种以上的规律。

  活动准备:

  1、各色图形卡片若干(幼儿操作用),16张长条白色卡纸(上面画有曲直不同的线)展示板一张。

  2、音乐(军民大生产)、课件

  3、五彩塑料夹若干、硬纸卡圆形4块、地垫若干

  活动流程:

  一、初步感知有规律排序(激趣)

  1、自身感知:

  (1)敲小鼓(XX)孩子拍手转圈、跺脚进入→“刚才小手小脚是怎么做游戏的”?发现规律→小结:原来这是按规律延续的舞蹈动作。

  (2)“小手小脚能跳舞,胳膊有没有这个本领呢?我们来试试看”(尝试)“根据孩子的表现(......动作..)宝宝能不能排成一排有规律的把这两个动作做出来呢→(展现)”真厉害!老师奖励你“(拍手:拍手、大拇指、双拍手、大拇指......)

  (3)“你看,小手、小脚、胳膊都能有规律地来游戏,我们可不可以学小猫和小狗的叫声来进行有规律地声音排序呢”先和同伴商量一下怎么排?现在小猫和小狗一边叫一边做回小凳子。(喵..汪汪...喵...汪汪.喵...)

  小结:刚才小朋友做的游戏,都是一组一组有规律延续下去的,这就是有规律的排序。

  2、拓展感知:

  “现在老师请你做小小侦查员,四下侦查一下活动室里有没有按规律排序的东西?我给你1分钟的时间,可以边走边找,但是要注意轻声慢步不要影响到别人。(找→坐回→叙述→认同)有规律排序的物体真的在我们活动室有好多啊!

  现在你再回忆一下,在家里、在路上、在广场和公园里有没有按规律排序的地方?(想象、回忆→课件:生活中有规律排序的'场景)

  小结:有规律排序的物品真是无处不在啊,它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丽、更方便!

  二、操作感知有规律排序,引导幼儿探索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

  “刚才小朋友做了小侦查员和小小观察员,我不知道你的建筑能力怎么样”?文盛家园又新盖了一栋50号楼,就在我们幼儿园的楼后边,物业管理处把设计小花园的任务给了我们班的小朋友,今天我们先设计图纸,设计好了送给他验收,你有信心完成吗”?

  “好,现在我们先进行一个小任务,用各种颜色的“石头”设计花园的围墙,围墙必须是按规律排序的,争取设计的和别人不一样,有创造力的人才是最好的建筑师”(设计→师观察发现→展示点评,突出:按形状不同排列、按物体量的差异的特定规律排列、按不同形状物体数量递增规律排列等排序特征)

  教师小结:原来同一种的物品可以按不同的规律进行很多不同的排法。

  三、验证操作:合作感知多种规律排序的有趣方法。

  1、“有了漂亮的花园围墙,我们进行下一个“大工程”铺两条长长的路,铺的路不仅要美观而且要通往花园的各个地方。(1)、现在请自己找8个好朋友一组(2)1分钟商量好设计方案(3)到材料处领好“大理石地面砖”开始铺路。

  2、巡视发现有意识引导→评价(孩子叙述地面砖的排列规律)

  结束活动:“工程设计完成我们来庆祝一下吧:敲小鼓随节奏做拍手跺脚各种动作,现在,我用相机吧咱们的设计图拍下来,给物业管理处送过去,他们肯定会很满意。同时我也要把设计图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发过去,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宝宝有多厉害!走吧!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7的分合,知道7分成两份有六种不同的答案。

  2、能够在6种不同答案中找出相象的两组,并想办法做出记录。

  3、会用比较清楚的讲述自己的发现和记录,并关注和学习同伴的记录方法。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放大的记录单,水彩笔。

  2、幼儿用书第1、3页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分铅笔--学习7的分合。

  把铅笔分给两个幼儿,试试可以分几次,要求每次分的答案不一样,进行记录。

  二、师幼交流讨论"分铅笔"的结果。

  师幼共同检查结果是否有重复或遗漏,确认分成两份的6中答案:如有错误进行改正。

  三、尝试用标记表示两组相象的分法。

  1、幼儿观察6组答案,找找哪两组相似。

  2、师幼讨论:谁能有办法,让大家一下子就能清楚地看出记录单上的6组答案中,那两组是相像的?

  3、启发幼儿大胆地说出各自的办法。

  4、教师引导幼儿关注记录单上最后一列空格,针对"可以给这两组相像的分合式做什么样的标记?在什么位置做标记合适"等问题,鼓励幼儿发表格子的意见和理由。

  5、请一名幼儿在放大记录单的最后一列空格中,尝试用标记表示相像的两组答案。

  四、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翻片子。

  2、剪贴格子。

  3、分蜡笔。

  五、交流与分享。

  活动反思:

  《分铅笔》是让幼儿"学习7的分合,知道7分成两份可以有6种分法;能在6种不同答案中找出相像的两组,并想办法做出标记"。在上一次幼儿学习6的组成时,已做过"找出相像的两组作上标记",因此,幼儿结合7的.分合,很快地就完成了作标记的任务,但有部分幼儿给三组相像的数做的都是同一个标记,经过引导幼儿马上明白并进行了修改。在第二环节分铅笔并记录时,我强调了"用什么方法,可以记得又快又准",并让幼儿完成后进行交流。我的本意是希望幼儿能从相像的二组数字中受到启发,能从一组分合数字中推导出另一组,这样的话,7的分合共有6种分法,只要分三次,就能得出6种结果了。从幼儿交流的情况来看,所有幼儿都运用了数字变大变小的规律进行有序记录的方式,说明幼儿已很好地掌握了数字渐变的规律,这和前几次活动一直在强调"有序"记录,发现记录中的秘密分不开的。在幼儿交流结束后,我展示了一组运用交换数字的方式进行快速记录的方法,给下次活动留下了伏笔。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5的减法,理解每幅图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走掉”“还剩”的含义。

  2、学习运用简明的语言讲述减法算式所表述的图意。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1、两组图片。

  2、幼儿每人一套数字列式操作卡。

  3、幼儿用书《数学》第19页。

  【教学过程】

  1、做游戏“碰球”,复习5的组成。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和你们来玩一玩“碰球”的游戏。

  讲解游戏规则:幼儿说出的球的数量和老师的球的数量合起来是5个。如:教师说“我的一球碰几球?”幼儿回答“你的1球碰4球”。幼儿可集体回答,也可个别练习。

  2、导入课题,学习5的减法。

  教师(出示图片):树上有几只蝴蝶?用数字宝宝几表示?(幼儿可集体回答。)

  飞走了几只蝴蝶?用数字宝宝几表示?还剩下几只蝴蝶?

  教师(出示“—”):这个符号表示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减号”的含义。)

  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板书:5-1=4(大家一起读读这道算式。)

  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可引导幼儿理解算式的.含义。)

  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看图讲述算式的含义,并摆一摆算式。

  教师(出示第二组图片):海里有5条鲸鱼,游走了2条鲸鱼,还剩下几条鲸鱼?请你用算式来表示。

  ——请几位小朋友讲述图意,其他小朋友摆一摆算式。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你的算式是怎么摆放的?这个算式表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算式及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个别幼儿回答,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板书:5—2=3

  3、列式计算,进一步掌握5以内的减法。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大家喜欢吃的开心果,每人5颗开心果,请小朋友吃掉3颗开心果,还剩下几颗?请你用算式来表示。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你是怎么摆放的?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板书,集体验证。)

  4、活动延伸,小动物吃东西。

  师:小朋友们,请你们把幼儿用书翻到第19页,看看小动物们喜欢吃什么?

  师:请个别小朋友说说图意,其他小朋友边听边写算式。(小猴家有几根香蕉?小猴吃了几根香蕉?还剩下几根香蕉?)

  个别幼儿回答,集体验证。

  师:谁的算式不一样?表示什么意思?(不同算式的交流与验证。)

  ——同样方法引导幼儿验证其他几个算式。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数学活动,积极动手操作。

  2、感知、发现物体的大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一样多的种子排列时,大种子排得长,小种子排得短;队伍一样长时,大种子用得少,小种子用得多。

  3、尝试用数字、标记等符号记录自己给豆子排队的结果,并能大胆地表述自己排列的结果与发现。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收集各种豆子,幼儿人手一份材料:一盘豆子(芸豆、蚕豆、红豆各8颗),2张排列卡。

  2、磁性黑板,磁铁,记录单(人手1张),水彩笔。

  活动过程:

  1、出示豆宝宝,引导幼儿观察。

  (1)出示豆宝宝,引导幼儿观察盘中有哪些豆宝宝?每种各有多少?

  (2)师幼共同讨论记录的'要求:在一张纸上要记录3种豆子的数量,怎样记录才能让别人看清楚每种豆子有多少?(有标记、数字)

  (3)请幼儿动手为豆子分类,并用自己的方式在第一张排列卡上记录分类的结果。

  (4)引导幼儿在集体中交流自己的活动记录。(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在记录中的标记及数量)

  2、蚕豆排队。

  (1)请个别幼儿尝试让蚕豆宝宝在第二张排列卡上排队。

  (2)幼儿说一说:蚕豆宝宝的队伍有多长?

  (3)请幼儿思考:如果蚕豆宝宝走了,有什么办法让我们知道刚才它们的队伍排到了哪里呢?(讨论记录方法)

  (4)鼓励幼儿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3、豆宝宝排队。

  (1)请幼儿猜测:3种豆宝宝都在第二张排列卡上排队,3种豆宝宝都从短线处开始排队,一个接一个,哪一种豆宝宝的队伍最长?哪一种豆宝宝的队伍最短?为什么?(请个别幼儿述说自己的猜测)

  (2)请幼儿将3种不同的豆子排列在记录单上并做记录。(鼓励幼儿大胆运用数字、图画等符号记录排列结果)

  4、展示讨论。

  (1)展示幼儿记录单,请2~3名幼儿在集体中讲述各自记录单所展示的3种豆宝宝排列结果。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上讲述是否明白和正确。

  (3)师幼共同讨论:为什么每张记录单上记的结果显示为芸豆排得最长,红豆排得最短?

  (4)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初步感受物体大小与“队伍”长短的关系。

  (5)师幼共同总结:一样多的种子排列时,大种子排得长,小种子排得短;队伍一样长时,大种子用得少,小种子用得多。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引导幼儿比较自己手机来的其他豆宝宝、拾捡的树叶、体态差异较大的动物卡片等,并为它们排队,进一步感知物体大小与“队伍”长短的关系。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痛体积的液体在不同粗细容器中的高度变化。

  2、初步理解体积的守恒,知道物体的体积不随容器的形状、大小的变化而改变。

  3、发展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粗细不同的矿泉水瓶各一个(装有等量的水,一瓶红色,一瓶绿色);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空瓶;等量的橡皮泥活动过程:

  一、幼儿操作,感知液面高度的变化1、观察桌上的两瓶水,请幼儿目测比较红色水多还是绿色水多,说说是怎样知道的?

  2、请幼儿把红色水和绿色水分别倒入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瓶中,提问:红色水和绿色水的高度有什么变化?谁多谁少?

  3、幼儿讨论:为什么水变成一样多了?是怎样比较的?

  4、引导幼儿观察刚才盛水的两个瓶子,提问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请幼儿把红色水和绿色水分别倒回原来的瓶中,观察液面高度的变化,并说说哪个瓶子的液面高?哪个瓶子的液面低?水一样多吗?

  6、引导幼儿发现并总结:装等量的水,粗瓶子液面低,而细瓶子液面高。

  二、幼儿操作,比较橡皮泥的多少1、幼儿取出等量的橡皮泥,捏出各种各种形状的物体,相互比一比:谁做的大?是怎样比较的?

  2、幼儿讨论:谁用的橡皮泥多?谁用的.少?怎样比较的?

  3、请幼儿演示比较、并表述比较的过程与结果。

  4、再次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请幼儿观察:橡皮泥的总量有没有改变?变的是什么?幼儿感知思考:物体体积的大小不随形状的变化而改变。

  三、游戏:我会变规则:教师说长高了,幼儿就站直;说变矮了,就蹲下;说变圆了,幼儿抱成球状。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感知体积的守恒。

  活动反思

  这部分幼儿掌握的不是太好,还需要加深幼儿对物体多少的理解。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将取长补短,引导幼儿们在活动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大班数学活动《趣味排序》

  内容分析:

  本次教学内容是排序活动,排序是将由两个以上组成一组的物体排出序列。幼儿可根据大小、形状、颜色、数量、名称等排列物体,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规律的排序方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数学认知目标提出: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在5-6岁具体表现为:能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并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根据大班幼儿思维特点,我在设计中突出让幼儿感知发现、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以故事“绿毛龟”为主线,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让幼儿从发现规律——模仿规律——创新规律——生活运用,层层递进。

  活动重点为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尝试用有规律的方法进行操作;活动难点是创新的排列规律。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有可能不能很好地协调个体与小组、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我将采取语言引导、动作提示、同伴互助等方式进行指导,使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教学目标:

  1.发现和体会事物间的排列规律。

  2.尝试创造性地按某种规律进行拼摆活动,发展思维能力。

  3.感受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

  教学准备:

  1.教具:PPT课件、青蛙、乌龟图片各四张

  2.幼儿操作材料:操作板、各色吸管若干

  教学过程:

  一、发现规律

  (一)听故事,找规律。

  1.在《绿毛龟》这个故事中,当听到“绿毛龟”三个字的时候马上坐下。

  介绍玩法:绿毛龟有个最大的爱好:收集小朋友的凳子。如果你听到我的故事里出

  现了“绿毛龟”三个字就马上坐下,不然它会把你的凳子收走。

  2.出示青蛙和乌龟的图片:小朋友发现了什么?它们是怎么排列的?

  3.小结:像绿青蛙和绿毛龟这样一个接着一个重复的排列,我们就叫它有规律的

  排列。

  (二)观察PPT,讨论,分析,推理,发现按物体名称、数量、方位的差异进行排序的规律,并想象续排。

  师:绿青蛙和绿毛龟已经想好要去找谁玩了,你们觉得它们来到了谁的家里?

  1.介绍小兔——小兔是只特别喜欢有规律生活的动物,它身边的很多东西都是有规律的。小朋友发现什么是有规律的?

  2.孩子们讨论交流发现的规律,并续排。

  (1)可爱的小动物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如果继续的话你知道后面会是谁吗?

  (2)漂亮的向日葵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下一棵是怎么样的?

  (3)小鱼,它是什么样的规律排列的,继续排列的话后面会是怎么排的?

  (4)天空中飘来了气球,气球后面会有白云,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气球的数量不变,白云每次增加一朵重复的排列,我们叫它递增规律。)

  3.小结:小兔家里这么多有规律的东西,有的是按照事物的名称,如:小鸡、小狗、小猴这样排的。有的是按照大小、高矮来排的。有的是按照方向:上下、左右这样排的。还有的是按照数量的'变化:递增、递减。都可以排出一些有规律的东西。

  二、模仿规律

  根据PPT中的规律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续排,体验按顺序排列队伍的有趣。

  (一)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和向日葵一样有规律的排列。

  1.师:高的大的向日葵,我们给它设计一个好看的动作,你会设计什么动作?矮的小的向日葵你又会设计什么动作呢?

  2.幼儿体验:我们来试一试和向日葵一样有规律的排列。

  3.小结:有规律的排列不但能让我们猜出下一个是什么动作,还能给我们带来一种美的享受。

  (二)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和小鱼一样有规律的排列。

  1.师:我们也来给小鱼设计一下动作,头向上的小鱼你会设计什么动作?头向下的小鱼你设计的动作又是什么呢?

  2.幼儿体验:我们也和小鱼一样有规律的排列。

  3.小结:和小鱼一样有规律的排列,我们的队列有规律又好看!

  三、创新规律

  (一)帮助绿毛龟和绿青蛙铺小路。集体讨论,如何创新规律。

  师:绿毛龟和绿青蛙遇到一个问题,需要小朋友帮它们解决。

  1.介绍操作材料。

  2.启发幼儿讨论:用只有一种颜色的吸管要怎样摆成有规律的、与众不同的小路?

  (二)第一次操作,要求:有规律、与众不同。

  1.幼儿操作,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创新排列规律。

  2.作品展示,师幼总结创新之处——从物体数量、方位等方面的变化。

  (三)第二次操作,运用总结的经验再次创新排序。师:小朋友铺的小路都有自己的规律,我们知道别人是怎么摆的就学习到了又一个方法,这一次,小朋友可以自己重新设计也可以找好朋友合作摆出更有创意的小路。

  1.幼儿再次操作,运用已有的经验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次创新排序。

  2.再次分享,交流。

  3.小结:小朋友的第二次创新更大胆,在数量、方向上都做了一个更大的变化。我们为绿青蛙和绿毛龟铺设的小路就更丰富多彩了。

  四、寻找生活中的规律,感受规律的美。

  1.师:今天我们做了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用各种各样的规律帮助绿青蛙和绿毛龟铺路,绿青蛙和绿毛龟都特别的高兴。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很多有规律的排序,请小朋友欣赏欣赏(PPT)。

  2.小结:像这样四季的轮回,还有生活中用的、穿的、吃的、玩的等等都用到了有规律的排序,排序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丽多姿。

  延伸活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是有规律的?我们一起在幼儿园里找一找吧!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12-06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15篇03-23

大班数学教案15篇03-10

大班数学教案(15篇)03-12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15篇)03-14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4篇04-10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08-12

大班数学教案通用15篇04-01

大班数学教案(汇编15篇)03-20

大班数学教案合集15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