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

时间:2023-10-10 16:40:40 方案 我要投稿

实施方案(精品)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实施方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施方案(精品)

实施方案 篇1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豫发〔20xx〕5号),进一步做好贫困县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20xx年底前,对53个贫困县贫困家庭劳动力进行建档立卡,实现精准识别,其中兰考、滑县尽快完成建档立卡。20xx年底前,实现贫困县贫困家庭中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劳动力至少有一人转移就业。20xx年底前,对有培训意愿且符合受训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每人至少开展一次职业技能培训。20xx年底前,全省430万贫困人口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力基本实现转移就业,通过稳定就业实现家庭脱贫。

  二、就业途径

  (一)劳务协作对外输出一批。各级各有关部门通过建立健全劳务协作机制,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地的劳务合作关系,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向省内外用工企业输出,促进贫困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转移就业。

  (二)产业发展就地就近吸纳一批。通过发展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园区,发展壮大企业,扩大就业容纳能力,做好各类园区企业用工信息采集和发布工作,通过采取送岗位到贫困家庭的办法,帮助贫困家庭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三)鼓励居家灵活就业一批。鼓励服装加工、手工编织、旅游产品等行业企业到乡村采取分散加工、家庭作坊、“企业+农户”等形式,给家庭提供原材料和设备,负责回收销售产品,使贫困家庭劳动力特别是不能外出务工的,实现居家灵活就业。

  (四)扶持自主创业带动一批。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和贫困家庭劳动力自主创业,开展免费创业培训、提供创业服务和创业担保贷款,带动贫困家庭劳动力实现就业。

  (五)中介组织介绍就业一批。发挥市场职业中介机构、农村劳务经纪人和劳务信息员的作用,为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职业介绍服务,帮助实现转移就业。

  (六)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对符合岗位要求、外出就业困难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安置就业。

  三、政策措施

  (一)培训扶贫,提高就业能力

  1.对贫困家庭劳动力实行免费培训。贫困县要以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为统领,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施的城乡劳动力职业培训、农业部门开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扶贫开发部门实施的“雨露计划”等,统筹纳入当地贫困家庭劳动力培训规划,整合各类培训项目。统一下达培训计划和任务,统一定点机构,统一考核评价标准,严格督促检查。根据贫困家庭劳动力培训意愿和市场需求,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有关部门按照职能分类分层次组织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项目申报和建设向贫困县倾斜,拿出项目资金40%用于支持贫困县,重点抓好贫困县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品牌基地和省级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示范基地建设。

  2.鼓励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认真落实我省《关于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意见》,对全省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学生免除学费,为全日制在校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按每生每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

  3.提高培训补贴标准。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培训机构集中培训(包括实习)的,每人每天给予30元的生活费补贴;市外省内参加培训的,每人给予300元一次性交通、住宿费补贴,减轻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职业培训的负担,调动其参加培训积极性。生活费和交通、住宿费由户籍所在地财政承担,培训补贴由培训机构所在地按规定落实。企业新招聘贫困家庭劳动力并与其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自劳动合同签订之日起6个月内开展岗前培训的,按照职业培训补贴标准的80%对企业给予补贴。按照培训类别和层次,制定差异化的补贴标准,对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职业培训的,适当提高职业培训补贴标准,实行免费培训。

  4.提高培训的精准度。贯彻落实《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规划(20172020年)》,做好贫困县职业技能培训规划,对各类就业群体进行多层次、多类别培训。各市(县)要依托基层扶贫开发公共就业服务等平台,深入贫困家庭开展培训需求调查,侧重培训周期短、易学易会、脱贫增收见效快的“短平快”职业技能。要利用农闲时间,积极开展“订单式”、“田间课堂”、“授课入户”等实用技术培训,使务农和技能培训“两不误”。鼓励优质培训机构根据贫困家庭劳动力地域分布,就近就地开展培训。鼓励开展劳务经纪人和致富带头人培训,使其带领更多贫困家庭劳动力脱贫致富。改进技能培训绩效考核办法,突出培训合格率的考核,严格兑现奖罚。

  (二)就业扶贫,拓宽转移渠道

  5.加大贫困家庭劳动力劳务输出。指导贫困县建立劳务协作机制,促进劳务输出规范化、常态化发展。积极推进省际劳务协作,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的劳务合作关系,继续挖掘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劳务输出潜力。培育境外劳务中介机构,鼓励其在贫困县招工。支持贫困县建立驻外劳务机构,对开展劳务输出的按规定给予求职就业补贴。

  6.强化能人带动就业。鼓励在外创业人员、工程承包人员、外出就业人员搜集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带动家乡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按规定给予求职就业补贴。

  7.鼓励从事居家灵活就业。紧密结合地域经济特色,围绕规模种养殖、农产品加工、服装加工、手工编织、旅游产品等,采取“公司+农户”形式带动贫困家庭劳动力居家灵活就业并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8.适度开发公益性岗位。全省53个贫困县、6492个贫困村,每个贫困村开发一个公益性岗位专职负责转移就业服务。开发城乡交通协管、保洁、保安、保绿等岗位,安排符合岗位需要、外出就业困难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每年用于安置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的公益性岗位不少于3万个。公益性岗位设置由各市(县)统筹规划,公益性岗位使用单位支付给贫困家庭劳动力的劳动报酬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其中可由就业专项资金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50%给予补贴,不足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对用人单位为贫困家庭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的,给予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实行先缴后补的办法落实。

  9.加强贫困县就业供需信息对接工作。以“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企业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为契机,为贫困家庭劳动力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加强岗位信息收集整理,通过村组宣传栏、广播、电视、手机客户端等多种形式将岗位信息送到贫困家庭劳动力手中,帮助符合岗位条件的贫困家庭劳动力与企业取得联系,促进其实现就业。对各类中介机构、劳务经纪人、劳务信息员成功介绍贫困家庭劳动力与当地企业或其他实体签订劳动合同(就业协议)并实现就业6个月以上的,按规定给予求职就业补贴。

  (三)助企扶贫,增强吸纳能力

  10.鼓励企业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企业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其为贫困家庭劳动力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给予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期限除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延长至退休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利用乡镇、村集体闲置土地、房屋创办厂房式“扶贫车间”,或设置分散加工的居家式“扶贫车间”,为贫困家庭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创造条件。企业采取分散加工、带动贫困家庭劳动力居家灵活就业的,按规定给予引导性、技能性、职业素养等职业培训补贴。

  11.支持做大做强劳务品牌。结合贫困县劳务输出传统优势,做大做强“新县涉外”、“鲁山绢花”、“西华的哥”等一批在全国有规模和影响力的劳务品牌企业,将其劳务品牌培训基地建设纳入全面技能振兴工程项目规划,提升品牌实力,扩大品牌效应,提高转移就业的质量和水平。

  12.落实社保优惠政策。加大贫困县援企稳岗工作力度,帮助企业积极筹措资金,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支付援企稳岗补贴,对部分困难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降低费率,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发展,稳定和扩大就业。

  (四)创业扶贫,助推自主创业

  13.鼓励贫困家庭劳动力自主创业。重点扶持有创业愿望和能力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对参加创业培训的扶贫对象,培训合格并取得证书的,每人最高补贴1500元;为创业培训合格的贫困家庭劳动力,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开业指导等免费服务。对自主创业、取得营业执照并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的贫困家庭劳动力,给予5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和奖励。省每年从贫困县推荐的创业项目中评选一批省级优秀项目,每个项目给予2万元至15万元的资助。

  14.创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场地短缺、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不配套等突出问题,有条件的贫困县可依托现有场地或各类园区建立农民工创业园区,帮助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开展创业型乡镇、村创建活动,鼓励相关企业在有条件的乡镇、村创建就业实体。对乡镇、村创办的实体吸纳贫困人口就业达到30%以上,发生的物管、卫生、房租、水电等费用,3年内给予不超过当月实际费用50%的补贴,年补贴最高限额10000元。在每年组织开展的示范性创业孵化基地和新型孵化平台评比认定中,拿出部分名额,用于扶持贫困县农民工创业园区,达到市级标准的,由所在省辖市给予一次性奖补,达到国家和省级标准的,省财政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加强对国家确定的宜阳、光山、兰考等贫困县返乡农民工创业试点县(市)的指导,同时将卢氏县、滑县等贫困县纳入省级试点,积累创业经验,扩大试点范围。

  15.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创业和到贫困县创办企业的,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可按规定给予创业担保贷款,财政部门按规定安排贷款贴息所需资金。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劳动力自主创业的,给予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对符合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可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并对因不可抗拒原因造成贷款损失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核销。对信誉好、创业能力强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可以取消反担保。创业担保基金不足的贫困县,每年可按需借用失业保险基金补充创业贷款担保基金。

  16.改进金融服务。加快建立农村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住房财产权、宅基地等不动产的抵押担保机制,开展林地承包(租赁)经营权及林木、畜禽、水产品等活体资产作为有效担保物试点。金融部门要探索建立贫困县农民工诚信台账和信息库,对经营正常、信誉较好的可直接给予信用贷款。

  四、保障机制

  (一)加强统筹协调。各地要建立由人社、财政、扶贫、教育、民政、农业、残联等部门参加的转移就业脱贫攻坚联系机制,统筹协调研究转移就业扶贫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整合有关政策措施,在财政、税收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转移就业脱贫各项工作开展。

  (二)建立脱贫台账。依托扶贫部门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信息数据库,建立精准识别转移就业台账。县、乡两级要建立一对一的转移就业帮扶机制,落实帮扶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开展精准扶贫,为实施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脱贫提供准确依据。

  (三)提升公共服务。加快贫困县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在争取国家项目的基础上,省财政按15%给予所需配套资金的补助。20xx年底前,尚未建立标准化基层平台的26个贫困县,全部建立县级4000平方米、乡级300平方米的标准化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提供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面试洽谈、政策咨询、信息登记、社保办理等全方位服务。针对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逐步建立了解就业意愿提供岗位信息安排技能培训实现上岗就业办理社会保障跟踪维护权益等一条龙、全过程的就业援助服务。

  (四)落实工作责任。各地要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健全目标责任制,切实将转移就业脱贫工作纳入政绩考核内容,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政策落实、就业创业服务、资金使用与投入、群众满意度等指标,提高权重,并层层分解,督促落实,及时推进和掌握工作进展情况。

  (五)注重政策宣传。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以及其他各类宣传平台多角度、多方位宣传政策、解读政策,宣传转移就业脱贫的典型事迹,引导贫困家庭劳动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积极参加培训,促进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创业。

  河南省产业扶持脱贫实施方案

  产业扶持脱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必由之路和根本之策。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豫发〔20xx〕5号)精神,充分发挥产业扶持脱贫的“造血”功能和基础性作用,加快推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脱贫对象和目标

  (一)脱贫对象。全省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

  (二)脱贫目标。产业扶持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xx年,通过产业发展带动200万贫困人口脱贫。

  二、主要原则

  (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顺应消费需求趋势和产业发展规律,尊重贫困群众意愿,注重先期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脱贫产业和项目,避免盲目建设和无效投资。

  (二)坚持以资源为基础。积极发展地域特色突出的脱贫产业。

  (三)坚持以科技为依托。强化贫困地区科技和人才服务,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积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产业扶持脱贫的技术支撑。

  (四)坚持以规模经营为引领。结合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产权改革,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

  三、重点脱贫产业

  贫困地区要依托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和各类专业园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高成长性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一批竞争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成为带动经济增长和吸纳就业的主要支撑。在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发展能力的同时,各地要结合实际,围绕增强贫困人口就业增收能力,积极发展投资少、风险小、带动大、发展快的8个脱贫产业。

  (一)特色农产品产业。在贫困地区着力发展地域优势突出的特色种植业,支持建设一批生态好、效益高、质量优、品牌强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扩大苹果、核桃、油茶、板栗、猕猴桃等特色林果产品和山茱萸、丹参等中药材生产规模,做大香菇、平菇等大众消费型食用菌和杏鲍菇等高档珍稀食用菌产业,加快发展桂花、月季、兰花等特色花卉和苗木产业,大力发展优质茶产业,积极发展花生、芝麻、双低油菜、油牡丹等特色油料作物产业。

  (二)畜牧养殖产业。优化贫困地区畜禽养殖结构和生产布局,扩大豫西、豫南浅山丘陵贫困地区的生猪养殖规模,建设豫西、豫西南贫困地区肉牛养殖基地、沿黄和豫西南贫困地区奶业基地、豫东肉禽和豫南水禽生产基地,积极发展槐山羊、伏牛白山羊、大别山黑山羊等地方特色肉羊养殖,推动沿黄、沿淮和豫西南贫困地区水产基地建设。

  (三)优质粮食产业。加强贫困地区高标准粮田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地力提升工程,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扩大强、弱筋优质专用小麦比重和青贮玉米、鲜食玉米比重。加强生物育种、绿色栽培和农机装备集成创新,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大力发展秸秆综合利用,推行种养循环、农牧一体发展模式。推广优质粮食订单生产,大力发展粮食深加工,构建产业优势突出的优质粮食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四)设施农业。积极扩大名特优新蔬菜生产规模,运输便利的.贫困地区重点发展速生绿叶菜类和精细菜类蔬菜生产,运输不便的贫困地区重点发展耐贮运的茄果类蔬菜生产;加快完善蔬菜冷链物流网络,支持贫困地区实施产地预冷工程,大力开发速冻蔬菜、鲜切蔬菜、脱水蔬菜、蔬菜饮料等精深加工产品。

  (五)乡村旅游产业。大力发展农业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红色旅游等,建设伏牛山旅游通道,完善桐柏-大别山、豫东平原贫困县旅游基础设施,发展贫困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支持贫困村就地就近销售土特产品,鼓励星级宾馆、大型连锁超市在贫困村建立农副产品直供基地。扶持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合作社,培育乡村旅游模范村(户)、金牌农家乐,引入社会资本开发休闲农庄、特色民宿、山地运动等项目。推进栾川、嵩县、新县等全域旅游发展,打造伏牛山生态旅游、大别山红绿结合精品景区和线路。

  (六)特色加工产业。发挥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果蔬加工、油脂加工、肉类加工、速冻食品等农副产品加工业,积极承接针织服装、运动服装、休闲服装、童装、制鞋等服装服饰产业,引进培育包装印刷、玩具、手工艺品等特色轻工产业,扩大贫困地区就业承载能力。支持食品和医药龙头企业在贫困地区建设原料生产基地,与贫困户形成种养加一体化发展模式。鼓励服装服饰和特色轻工企业通过订单生产、原料加工等方式,将部分加工环节转移至贫困户生产。

  (七)电商流通产业。实施电商扶贫工程,建设县服务中心、乡服务站、村服务点三级电子商务及配送综合服务网络,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农资代售、快递代理等服务,对贫困户、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开办网店给予补助和小额贷款扶持,免费对村服务点和农村网站经营户进行专业培训。引导贫困县建设集农资及农产品价格、供需等信息的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互联网+特色产品”品牌企业,扩大农产品和特色产品网上销售。

  (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贫困地区推行种养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模式,深入拓展农业的生态美化、旅游休闲、文化传承、健康养老、科普教育等功能,积极发展光伏农业、立体农业、庭院农业、信息化农业、智能化农业、创意农业、工厂化农业等新型业态,建设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形成产业链条较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贫困农村发展新格局。

  四、产业扶持脱贫模式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与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确定具体产业扶持脱贫模式。

  (一)直接帮扶模式。对有劳动力、有能力、有土地,但缺资金、缺技术的贫困对象发展脱贫产业的,给予一定额度资金帮扶。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人员,可按规定给予创业担保贷款,财政部门按规定安排贷款贴息所需资金。

  (二)托管帮扶模式。对无劳动能力或劳动力不足、无法转移就业的贫困户,可采取经营性托管、承包式托管、租赁式托管等方式,将土地等生产要素托管给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实行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核算,项目收益按比例分成。各县采取财政贴息和保险补贴等方式,对承接托管的经营主体给予支持。

  (三)合作帮扶模式。支持贫困村组建专业合作社,可将贫困户享受的到户增收补贴、小额贷款等资金进社入股分红。对专业合作社实施的产业扶持脱贫项目,项目扶贫资金的50%作为贫困户货币出资,50%由专业合作社社员集体持有,所形成收益的50%分配给贫困户,50%归专业合作社社员集体所有。对社员达到50户以上(贫困户社员比例不低于20%)、运转良好的合作社,县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四)社会帮扶模式。鼓励和支持企业、事业、院所、学校等社会力量,与贫困村合作发展产业,采取“单位+农户”、吸纳贫困人口就业、订购农产品、提供技术培训、贷款担保等多种形式带动贫困户增收。对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吸纳贫困人口达到一定比例、符合信贷条件的社会力量给予信贷支持,省财政按有关规定给予贴息补助。将对贫困户的“5万元以内、3年以下、基准利率、免抵押、免担保”小额信贷政策,用于贫困户参与或对贫困户脱贫带动作用突出的经营主体。

  (五)股份帮扶模式。鼓励探索将脱贫对象的土地、林地和水面等生产资料折价入股,或将参与股份合作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项目补助资金入股,由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统一管理和生产经营,结成联股、联利的共同体,实现股份到户、利益到户。各县对吸纳贫困户入股的企业,通过购买收益保证保险等方式,保障贫困户现金股份按照不低于银行基准利率的标准享受保底分红。

  (六)资产收益模式。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集体林权确权颁证,支持贫困户通过租赁、委托经营等形式获取资产性收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除重点用于贫困户产业发展外,其他用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财政资金或形成的资产应作为村集体收益,专帐管理,主要用于补贴贫困户收益,形成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渠道。对贫困户改造房屋用于租赁或者委托经营的、用宅基地与资方合作建房的,各县根据当地实际和财力,统筹相关资金给予适当补助。

  (七)代种代养帮扶模式。对采用借母还犊、寄养付酬、反租倒包等模式带动贫困户的企业和专业大户,在品种引进和改良、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等方面给予项目支持。各县利用现有政策,统筹相关资金对贫困户圈舍建设给予补助,补贴标准由各地结合当地实际确定。

  五、产业扶持脱贫平台

  (一)融资平台。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从省财政支持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设立专项基金,支持重点扶持脱贫产业发展。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提供“助农贷”、“助保贷”等信贷新产品,以及“风险补偿基金+经营主体+银行”、“担保基金+脱贫互助社+银行”、“产业脱贫担保贷款”等融资业务。拓展农业产业保险险种,扩大扶贫产业保险覆盖范围,降低产业扶持脱贫项目风险,优先保障贫困户参加农业保险财政补贴险种。对现有村级互助资金组织进行评估,对管理规范、运转良好的,通过脱贫资金补助、社会帮扶等方式进行支持。

  (二)服务平台。支持贫困县组建脱贫技术服务团,每个贫困村至少有一名技术人员、一名驻村干部、一个帮扶单位提供技术支撑、指导产业发展等,定期为每个贫困村开展技术培训,每个发展产业的贫困户每年至少接受一次技术培训。推行“科研试验基地+区域示范基地+基层推广服务体系+农户”的链条式农技推广服务新模式,定期组织科技人员对贫困村开展农技推广和技术服务。

  (三)营销平台。支持商业服务网点、农资交易配送网点、农畜产品交易网点建设,大力发展农超对接、直供直销、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业态,支持贫困地区与大型超市和城市社区合作,拓展生鲜农产品、特色产品“农超对接”、“基地+社区直供”等多种形式,实现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与城镇消费群体对接。在鲜活农产品产量较大的地区建设一批生鲜冷链物流设施,力争每个县建成一个兼具城乡配送功能和区域集配功能的物流中心。

  (四)项目平台。指导贫困县编制产业扶持脱贫规划,建立产业扶持脱贫项目库,按年度动态调整,滚动实施。根据贫困原因和产业需求,逐户确定贫困户产业扶持脱贫项目,建立产业精准脱贫工作台账,落实帮扶责任人、扶持资金、扶持项目和工作进度。对列入省级以上产业脱贫示范项目的,省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六、组织保障

  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统筹负责全省产业扶持脱贫工作。省有关部门按照实施方案确定的分工,制定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加强配合,联动推进。有关省辖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重点做好上下衔接、协调推动、督促检查等工作。有关县是产业扶持脱贫的责任主体,要成立专门机构,按年度制定工作方案,细化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

实施方案 篇2

  一、 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及海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开展校园足球班级联赛》的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将学校传统体育节与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的打造“二合一”,共同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举办我校第一届“仙人果”杯足球文化节,旨在营造校园足球氛围,提高我校青少年足球水平,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并通过比赛选拔苗子备战开发区第三届小学生足球赛。

  二、 比赛时间

  20xx年12月6日———20xx年1月6日

  三、 比赛项目:

  1、 足球主题绘画比赛:(1—6年级)

  唐香菊、张媛媛、王树荣负责

  (每班选送5幅作品,按年级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各五名进行奖励,举行作品展。)

  2、足球射准:(2—3年级)

  比赛办法:每班选派男女队员各10名,加上班主任共21名队员,每名队员在距离球门5米处踢一个球,21名队员的总得分为该班级的最后成绩,以最后成绩排名,奖励前三名的班级。

  3、小学男、女子5人制足球赛(四至六年级)

  四、足球赛报名及要求

  1、以班级为代表队报名参赛,每个代表队可报队员10名。

  2、参赛运动员必须身体健康。(家长提供参赛学生无疾病文字证明。)

  3、各班级尽量统一着装,(足球服、足球长袜、足球鞋及护具),守门员的服装与队员的.服装要有区别,守门员最好戴专用手套(学校准备)。

  4、时间较紧,请班主任尽快组织学生报名,报名表交给xxx老师。

  5、每班级男女队必须拍一个球队合影照发给于文烜老师。

  6、各班成立一个班级足球“俱乐部”,每班的球队定一个队名,可自行命名,命名要响亮、有精神、易记。

  五、足球比赛竞赛办法

  1、比赛时间:小组赛为20分钟,上、下半场各10分钟,中场休息5分钟。决赛为30分钟,上下半场各15分钟。

  2、每个年级分两个小组,采用单循环制积分,每小组第一名出线进入决赛。

  3、比赛用球,统一用4号规格的足球。

  4、足球赛参照国际足联审定的《五人制足球竞赛规则》执行。

  六、奖励办法:

  1、足球每年级男女组冠军颁发奖状及奖杯一座,奖品10份。亚军颁发奖状及奖品10份。

  2、每年级设男女最有价值球员奖各一个。(共6个)

  3、参与比赛的男女运动员均获得一份纪念品。(获冠亚军的不重复发。)

  4、获冠亚军的班主任及裁判员奖励精美奖品一份,其余参赛班主任奖励纪念品一份。

  七、裁判员工作及摄影拍照报道

  裁判员:xxx、xxx、xxx、xxx、xxx、xxx

  摄影拍照:xxx、xxx、xxx、xxx、xxx、xxx

  八、其他

  1、望各班主任认真选拔运动员,比赛时间班主任安排好时间组织运动员比赛。

  2、所有比赛结束进行颁奖仪式。(获得冠军奖杯的班级捧着奖杯绕操场跑一圈接受全体师生祝贺。)

  3、本方案解释权属校园足球领导小组。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实施方案 篇3

  为建设“水清、河畅、岸绿、生态”的美丽沙溪,保障沿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流域水环境安全,坚持依法治水、科学治水、全民治水,全面推动沙溪流域“河长制”责任落实,结合我市水环境治理工作实际,现就沙溪流域河长制水环境治理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整治目标

  到20xx年,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水污染物各年度减排任务,辖区内流域水质明显改善;闽江沙溪段水质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90%以上;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5%以上。

  二、治理任务

  (一)切实保障饮用水源安全。有关县(市、区)要加强饮用水源地巡查,坚决取缔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所有与供水设施和水源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一切可能污染饮用水水源的活动,坚决取缔二级保护区内所有违法建设项目。

  要着力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建立和完善农村水质监控网络,保障供水水量和水质。

  20xx年底前,所有乡镇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都要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每年开展应急演练,全面提升饮用水水源保护应急保障和处置能力乡镇河长制实施方案百科

  对于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有道路穿越的三元区、永安市,要加强道路、水路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管理,落实水源保护区及周边沿线公路等必要的隔离和防护设施建设。

  对于保护区内仍有居民,存在农林业面源污染的.沙县、三元区、清流县、宁化县等,要认真制定整治方案,并逐步实施水源地生态移民。

  特别是三元区要启动保护区内居民搬迁工作;加快建设东牙溪水库水体生态修复第二期工程;组织对影响东牙溪水库水质的家庭式制笋作坊进行整治;在保护区外引进笋制品生产企业,引导竹农调整现有毛竹产品结构,多生产鲜笋和毛竹,减少笋干生产造成的污染。

  清流县、宁化县要组织划定清流严坊溪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健全水源保护的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确保水源水质安全。对于县城未建成备用水源的明溪县、清流县、宁化县,应于20xx年底前完成备用水源建成。

实施方案 篇4

  以创建首善之区、教育强区为统领,以新教育实验为指导,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抓规范、促发展、创品牌。经研究,在全区中小学校实施“根基教育”,全面构建“根基教育”锻造体系,培养全区中小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终生受益的习惯、科学的思维方式,力争在“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读经典书、习个性文”诸方面夯实“童子功”,特制定本方案。

  一、内涵阐释

  “根基”即根本、基础;根基教育,即关注孩子基础的教育,包含生活、学习、思想、情感、态度等方面。生命的力量从根基而来,大树根深才能叶茂;人的成长之根扎深、固牢,才能成为栋梁,故真正的教育是“根”的教育。根基教育,倡导教育的回归,审视教育的本真,需要每一个教育者克服浮躁心、功利心,珍视每一个孩子,用心、用情、用智去梳理,去激活,去促进,使之持续、系统、有序提升,逐步发展。根基教育宽泛而广博,立足我区教育现状,着眼于中小学生最基本的素养和习惯—说话、写字、读书、习文等基本技能,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在常态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专题性强化训练和渐进式培养。力争通过多年的跟踪打造、教育同仁的群策群力,全区中小学生的习惯养成、基本技能普遍得到夯实和提升,真正实现为学生生命奠基。

  二、培养内容: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读经典书、习个性文

  三、达成目标:

  (一)说一口正确、规范、流利的普通话

  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是我们交流、沟通、提升修养的工具。全区中小学生要通过不间断地系统训练和自我强化练习,达到如下要求:

  1.初步掌握普通话语音的基本知识,简单了解汉语拼音方案、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声调系统;了解语流音变、词汇、语法的基础知识。

  2.简单了解诵读的节律,如停连、重音、节奏、修辞手法的运用等。通过朗读、朗诵、吟诵,增强对诗文语段、语篇的理解、鉴赏和感受。

  3.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在口语交际时,做到语音正确,发音基本标准,语法基本规范,语调自然,表达比较流畅,感情真挚。

  (二)写一手规范、整洁、美观的方块字

  汉字是世界上最独特最有智慧的`文字之一,重视书写习惯的培养是自古以来的传统。教师在教学中,加强专业指导,要激发学生对汉字的情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逐渐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努力达到如下要求:

  1.书写时,有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能使用铅笔、钢笔书写正楷字;能够按照笔顺规则正确书写,做到笔画规范、结构匀称,字迹端正、整洁;能准确说出常用偏旁部首的名称。

  2.掌握汉字与书法的基本知识,能够领悟汉字笔画特点;能够使用毛笔进行书写,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注意行笔流畅、行款正确、讲究章法,有一定的速度、有一定的美感。

  3.倡导全科书写的规范性,注重布局的科学,注意字距行距的适度。应有的书写风范,体现在平时作业中,要注意字迹的规整清晰;体现在卷面中,要注意整洁、匀称、端正、美观。

  (三)阅读经典、积累升华,做有根的人

  阅读古今中外经典书籍,诵读积累经典诗文警句,是提高文学素养的必需。各学校要在前期“书香校园”建设的基础上,根据学段重新梳理阅读、诵读经典篇目,力求主题化、系列化、多元化,在经典阅读中培养语感、丰厚学养、健全人格。通过不间断地浸润,让学生达到如下要求:

  1.具备一定的阅读力。在阅读时,让学生经历初读、复读、熟读、美读的历程,提高默读、略读、速读、浏览的能力;在阅读实践中,用朗读、朗诵、吟诵传递对文本的感受和顿悟,进而学会基本的概括、归纳、复述、鉴赏和批注等能力。

  2.拥有一定的阅读量。不同学段要有不同的阅读量,指导每一个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对精读、博览、广诵等阅读内容、阅读量有一定的预设。学校通过科学系统的阅读考级来激励学生“鲸吞式”阅读,以阅读数量的递增来提速阅读力、思考力、欣赏力。

  3.拥有一定的积累量。在经典阅读的同时,让学生多做反思、积累,每一天、每一周都要有明晰的累积,或背诵或摘抄,一句名言警句、一首古典诗词、一段国学经典、一篇故事传记、一则读书日记或笔记,都可成为孩子们精彩阅读的足迹。

  (四)自由、快乐的写作,焕发个性的光彩

实施方案 篇5

  20xx年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主要紧紧围绕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根据《南充市卫生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xx年我院创卫工作安排如下:

  一、严格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报告 调整医院传染病管理委员会及科室传染病管理小组,完善传染病管理委员会职责,规范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流程,做好环境卫生工作。

  二、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提高思想,健全健康教育机构及网络,做好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扩大开放健康教育宣传阵地,重视对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继续做好控烟的健康教育,积极组强医务人员不定期到社区、乡镇、学校等公共场所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健康教育任务,对健康教育资料整理归档。

  三.做好控烟工作,实现本院在年内建成“无烟医院” 将禁烟工作纳入医院工作计划,认真做好医院各项控烟工作记录;扩大禁烟健康教育宣传,积极劝导员工及病员、家属戒烟;严格监督,禁烟监督小组轮流做好每月的无烟检查;并将禁烟考评纳入年终各科室考评内容。

  四、创卫工作资料收集、归档

  接上级要求,经院委会决定,由院感办负责整理收集归档创卫相当文件、资料,各科室应积极配合,达到科学、规范。

实施方案 篇6

各村: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我镇农村改厕工作,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现就我镇20xx年农村改厕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20xx年我镇古桥畈村实施农村改厕50户(均为无害化卫生厕所)。

  二、资金筹集

  农村改厕所需资金,实行政府支持引导与集体、群众自筹相结合,多渠道筹集。

  1.政府补助。省财政安排专项补助资金每户400元。

  2.集体扶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对本地农村改厕在资金、人力、物资上给予扶持。

  3.社会参与。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把农村改厕工作列入本部门、本单位帮扶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资金、技术、物资上给予帮助。

  4.群众自筹。除上级财政补贴的材料外,建设农村卫生户厕所需的`其余建材由农户自购。

  三、规范施工管理

  1.改厕器材采购。由镇改厕办申请,并提供购置清单,由县统一招标采购。

  2.施工质量控制。提倡使用规模化生产水泥预制化粪池;如用砖砌化粪池,要在验收质量合格后方能拨付补助资金;镇改厕办要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施工进度控制。乡镇负责改厕施工组织,并将进度上报县改厕办,县改厕办定期督查改厕进度并及时汇总上报市改厕办。

  4.工程竣工验收。镇自查后向县改厕办申报,县改厕办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改厕工程进行质量验收,登记造册,核查受益户情况,初验合格后,申报市改厕办验收。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镇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改厕工作的领导,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工作责任,组织好项目实施工作;镇改厕办负责农村改厕技术指导和培训,同时要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建设质量和进度,及时汇报进度,把农村改厕工作作为环保示范村创建标准之一,切实提高卫生户厕普及率。

  (二)深入宣传,广泛发动

  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多种媒体继续大力宣传农村改厕工作的重要意义,教育群众破除传统的用厕习俗和不良卫生习惯,引导群众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健意识,自觉参与改厕工作。要印发有关卫生厕所使用方法的资料,深入农户宣传,确保农户正确使用。

  (三)全面推进,分步实施

  1.改厕选点。我镇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省级兴隆村示范村建设,选择古桥畈村墩子、农场和石门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村庄。改厕实行以点带面,整村推进,三年后该村的改厕普及率要达到85%以上。

  2.规范厕址。所有改厕户的厕屋必须建在院内,少数农户不具备院内建厕条件的,厕屋应建在住房10米以内。

  3.时间要求。根据已下达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大农村改厕工作力度,保证20xx年6月底完成改厕任务。

  4.加强督查。镇改厕办要进一步加大古桥畈村改厕工作的督查力度,每月检查督查不少于2次,并将完成情况上报县主管部门。

  (四)逐级考核,总结验收

  1.自查。县改厕办对各乡镇改厕情况进行逐村逐户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拾遗补缺,确保全面完成改厕工作任务。

  2.验收。申请县改厕办考核验收。

  3.对改厕情况及时总结并上报。

实施方案 篇7

  为巩固提升省级卫生县城创建成果,营造优美洁净城乡环境,提升城市品味,促进人民身心健康,依照《国家卫生县城标准》有关要求,根据县委、县政府《三城同创工作实施方案》具体安排部署,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省市县全会安排部署,紧紧围绕我县“特色中等城市建设战略”总体要求,按照“注重过程、全面对标、强力创建、确保结果”的工作思路,动员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国家级卫生县城创建工作,努力将县城建设成基础设施更加配套完善、市容景观更加整洁有序、人居环境更加优美舒适、社会秩序更加安定和谐、文化生活更加健康高雅、城市形象更加文明向上的国家级卫生县城。

  二、目标规划

  20xx年启动国家级卫生县城创建工作,对照《国家卫生县城标准》有关要求,动员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力量,开展全民创国卫活动,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到20xx年各项指标基本达到国家卫生县城标准并通过国家爱卫办考核验收,建成国家卫生县城,为我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尽早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三、主要任务指标及责任分工

  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是一项系统工程,其验收考核项目包括9项内容、52项指标,覆盖各乡镇、城区街道、村、社区和各部门、各行各业。各乡镇和各单位要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国家卫生县城标准》要求,坚持“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分工,履职尽责,全面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

  (一)爱国卫生组织管理

  1、县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爱国卫生工作的法规政策,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实行目标管理,主要领导担任爱卫会主任,重视爱国卫生工作和卫生创建活动。爱卫会组织健全,在爱国卫生工作和创建活动中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各委员单位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2、爱国卫生工作有计划,有经费,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档案管理规范。卫生创建工作纳入县城发展规划,有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以城带乡,整体发展。

  3、充分发动群众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经常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卫生创建活动。

  4、县爱卫办具备与所承担工作任务相适应的编制、人员、经费和工作条件,所辖乡镇(城区街道)、村(居)等基层单位有专兼职爱国卫生工作人员。

  5、设立卫生问题建议与投诉平台,健全群众监督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核查和整改,群众对卫生状况满意率≥90%。

  牵头单位:爱卫办

  责任单位:政府办、组织部、编办、发改局、财政局、城管局、住建局、统计局、信访局,县直各有关部门、各乡镇、城区街道办

  (二)健康教育

  1、健康教育机构、网络健全,相关人员和经费足额及时落实。各级医院及防保机构有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能承担起健康教育业务技术指导的职责;社区、学校、卫生室等健康教育网络能够积极发挥作用。

  2、中小学校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通过学科教学和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学校健康教育开展率达100%,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90%,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80%,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5%。

  3、医院、卫生院、卫生室(所)设置有健康教育宣传栏,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病人及其亲属开展健康教育,住院病人及其陪护家属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80%。

  4、县、乡镇、社区(村)、卫生院(室)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内容,按照《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规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举办卫生知识讲座,向社区居民传播健康知识。居民健康基本知识知晓率≥80%,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70%,基本技能掌握率≥70%。

  5、各行业结合单位特点开展有关职业病防治、疾病预防、卫生保健、控烟、心理健康和伤害预防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活动,职工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80%。

  6、各类公共场所和各传播媒体设立健康教育宣传平台,能紧密结合卫生防病工作和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卫生热点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卫生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对卫生创建活动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

  7、积极开展控烟工作,无烟草广告,公共场所设有禁烟标志并监督落实。

  牵头单位:卫生局

  责任单位:宣传部、编办、爱卫办、财政局、教体局、电视台、交通运输局、住建局、工商局、城管局、商务局,安监局、冶金公司、环保局、农牧局、林业局、水务局、疾控中心等县直单位和各乡镇、城区街道办

  (三)环境卫生

  1、各项建设符合规划实施要求,路网体系完善,道路路面平整完好。排水设施完好、畅通,污水暗管(沟)排放,县城下水道管网覆盖率≥80%。

  2、公共厕所、垃圾桶(废物箱)、垃圾收集站(点)、垃圾转运站等环卫设施符合《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要求,布局合理、数量足够,管理规范、清洁卫生,建成区无旱厕。

  3、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运输有专门队伍,主要街道保洁县城不低于12小时。建成区内垃圾容器化覆盖率≥80%,垃圾日产日清,密闭储存清运,密闭清运率达到100%。

  4、县城生活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场建设、管理和污染防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生活垃圾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80%,污水处理厂污泥得到妥善处理,不产生二次污染。

  5、卫生责任制落实,市容美观有序,无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摆摊点现象。集贸市场卫生设施完善,功能分区合理,活禽售卖、宰杀设置相对独立的'区域,管理良好。

  6、建筑工地管理符合《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要求,建筑物料、施工泥土不得影响道路通畅和环境卫生,工地噪声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

  7、河道、湖泊等水体的水面清洁,无漂浮垃圾。岸坡整洁,无垃圾杂物。

  8、建成区绿化符合要求,公共绿地养护良好,绿化覆盖率≥30%,路灯亮灯率≥95%。

  9、建成区内禁止放养家禽家畜,饲养宠物符合有关规定,不得影响市容环境卫生和周围居民正常生活。

  牵头单位:城管局

  责任单位:住建局、水务局、公安局、农牧局、工商局、教体局、环保局、国土局、园林局、供电公司、电信公司、移动公司、广通公司、新联通公司、宽城镇、化皮乡、城区街道办等有关单位

  (四)环境保护

  1、建立了环境保护工作机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了环境规划并经县级人大或政府批准后实施,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近3年内未发生较大(ⅲ级)以上级别环境污染事件。

  2、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达到环境功能区或环境规划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3、重点工业污染源废水、废气达标排放率100%。生活污水处理率要达到80%以上。

  4、医疗、危险废弃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现安全贮存和处理,医源性污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牵头单位:环保局

  责任单位:城管局、水务局、卫生局、住建局、公安局、安监局、冶金公司、黄金公司、煤炭公司等有关单位

  (五)病媒生物防制

  1、认真贯彻落实《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制方针,防制人员、经费落实,防制措施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防鼠防蝇设施完善,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

  2、在化学防制中,注重科学合理用药,不使用国家禁用的药物。

  3、县城积极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监测方法规范,数据可靠,能够基本反映病媒生物危害的现状。

  4、通过综合防制, 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得到有效控制。其中,鼠密度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蚊、蝇、蟑螂密度至少有一项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其他项不超过标准的3倍。

  牵头单位:卫生局

  责任单位:爱卫办、财政局、疾控中心、城管局、农牧局、粮食局、林业局、各乡镇、城区街道办等有关单位

  (六)食品安全、生活饮用水及公共场所卫生

  1、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监督监测与技术指导规范、资料齐全。连续3年内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饮用水污染事故、职业危害事故。

  2、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集中供水单位及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具有有效许可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健全,生产经营条件、操作过程符合相应法规规范要求。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具备相应岗位的基本卫生知识并掌握卫生安全操作规程。

  3、食品生产单位不采购和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按照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无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现象。

  食品销售单位无变质、腐败、假冒伪劣食品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的食品,销售的定型包装食品和散装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法律的规定要求。

  各类餐饮服务单位、集体食堂防尘、防蝇、防鼠及上下水设施和冷藏设备齐全,有餐具消毒、保洁设施并运转良好,食品原料和制售过程符合食品安全要求,无交叉污染。县城餐饮服务单位实行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覆盖率≥90%。

  4、集中式供水和二次供水单位管理规范,自身检测和卫生监督机构监督、监测资料齐全。集中式供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和二次供水的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5、旅馆、美容美发厅、歌舞厅、公共浴室、网吧等场所内外环境整洁,公共用品的清洗、消毒设施齐备,工作人员操作符合卫生规范要求。县城影剧院、图书馆、展览馆、商场等场所应当有良好通风采光条件,合理配备垃圾箱和卫生公厕。

  6、企业职业卫生符合国家规定要求。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依法进行职业卫生审查,企业对劳动者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7、全面实行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制度(农村地区个人自宰自食的除外),无注水猪肉和病死猪肉上市。集中生猪屠宰点符合《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要求,无对生猪或者生猪产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现象。

  8、县城普通中小学设卫生室,按学生人数600:1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学校教学建筑、环境噪声、教学采光照明以及黑板、课桌椅的设置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学校食堂符合食品安全要求,饮用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牵头单位:食安办、卫生局、水务局

  责任单位:文广局、安监局、消防大队、人社局、总工会,食药监局、工商局、质监局等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

  (七)传染病防治

  1、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规划、有制度、有措施,有关资料齐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达到国家规定要求,重大疾病控制按期完成国家规划要求,近3年无因防控措施不力导致的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

  2、医疗机构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有健全的医院感染控制、疫情登记报告制度,对传染病、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报告和处理。医院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和专科门诊,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感染科。

  3、免费实行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95%;有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管理办法,居住期限3个月以上的儿童建卡建证率 ≥95%;预防接种规范,安全接种率100%,幼托机构、学校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开展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

  4、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其中自愿无偿献血≥90%。依法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医疗服务秩序良好。

  牵头单位:卫生局

  责任单位:教体局、疾控中心、各级医疗单位和其他县直单位、各乡镇、城区街道办

  (八)社区卫生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达到国家或省级有关要求,设置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能充分发挥作用。

  2、有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坚持定期开展检查评比活动。积极开展创建卫生社区、卫生楼(院)活动。

  3、环境整洁,绿化、美化,车辆摆放整齐,楼道内不堆放杂物,无违章搭建,无非法小广告。

  4、环卫设施完善,垃圾收集和公共厕所管理符合卫生要求,无乱排乱倒现象。

  牵头单位:城区街道办

  责任单位:卫生局、城管局、爱卫办、文明办、宽城镇等有关单位

  (九)县城所在镇卫生

  1、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高于所在省平均水平。

  2、建有符合国家相关要求的镇卫生院,配置医疗用房、设备和人员,医生取得合法执业资格。

  3、30%以上村庄建成省级卫生村。

  4、自来水普及率≥90%,其中学校自来水普及率≥95%,定期开展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70%,其中学校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80%。

  5、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村庄主干路硬化,支路平整。村容整洁,村内垃圾密闭存放,定期清理,柴草、杂物堆放整齐。无蚊蝇孳生的污水坑、粪坑。

  6、积极开展创建卫生户活动,农户居室内外整洁,村民卫生习惯良好。

  7、村内家禽牲畜实行圈养,无散放牲畜、家禽。

  牵头单位:宽城镇

  责任单位:卫生局、城管局、水务局、教体局、农牧局、

  财政局、爱卫办、交通运输局、农工委、城区街道办等有关单位

  四、创建进程规划

  第一阶段:启动创建阶段(20xx年6月-20xx年7月)

  组织召开全县创建工作动员会,成立县创建领导小组,制定《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细化创建任务。各成员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创建领导组织,立足职责配套制定规划、方案。县委宣传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集中宣传,广泛宣传创建的内容、意义、任务和要求,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为全面开展创建活动打好基础。各单位根据方案XX县里安排部署对标《国家卫生县城标准》,启动创建工作,完成年度创建任务。

  第二阶段:全面创建实施阶段(20xx年8月—20xx年12月)

  各有关乡镇、城区街道,各有关部门按照《国家卫生县城标准》的各项内容,结合所辖区域和本部门承担任务大力开展各项创建活动。县创建办牵头组织开展系列专项整治行动,推动创卫工作顺利高效开展,为全面完成国家卫生县城创建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阶段:创建攻坚、迎检验收阶段(20xx年1月―20xx年11月)

  按照创建标准和目标任务,县创建办组织各级各部门围绕重、难点问题开展集中攻坚行动,健全完善档案资料,确保全面达标并进行初评自查;迎接国家省、市初步考评,根据国家、省市意见制定整改措施,进行查漏补缺、整改提升,确保按标准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创建任务,并打造宽城创建工作亮点。全面做好迎接国家爱卫办验收准备工作,力争顺利通过考核验收。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是全面落实十八大精神,优化我县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城市品位,提高群众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的实质性过程,是一项“得人心、暖人心、聚人心”的民生工程。各单位、各部门一定要深化对创国卫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全力落实好各项创卫工作,努力形成全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充分认识创国卫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县创建办要积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切实承担组织协调职责,要根据创卫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制定创建工作阶段方案,确保创卫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单位、各部门要将创卫工作列入本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创卫工作的组织领导,必须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要根据规划要求,结合各自职责,制定好相应的创建规划。要将目标任务分解细化,工作落实到岗,责任落实到人。各单位、各部门要在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密切配合,协调联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创卫”时间节点要求,完成软硬件建设,使创卫工作整体有序推进,确保如期通过国家卫生县城考核验收。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县宣传部门要制定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具体可行的宣传计划,多形式、广渠道进行宣传,大造舆论,深入持久地宣传创国卫工作的意义、内容、任务、目标。县电视台要开设“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专栏,定期播发健康教育或创卫宣传节目,对创卫工作中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追踪报道,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各单位、各部门要通过召开动员会、悬挂宣传标语,设立永久性公益广告、宣传画廊、健康教育橱窗等方式,对创国卫活动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动员。广大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深入一线,争作创卫先锋;广大义务监督员、青年志愿者、团员、少先队员要共同上阵,加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广大市民群众要积极参与,自觉摒弃陈规陋习,倡导树立文明新风,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创建活动中。

  (四)加强督查,狠抓落实。县创建办要根据创卫规划和年度工作安排,研究制定创卫工作督办考核办法。创建办要实行“月报月会商”制度,将创建进度情况及时汇总上报县创建领导小组,为领导小组科学决策、统筹调度提供依据。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要将创国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定期到各单位、各部门督办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协调、现场纠正处理;对检查发现单位领导重视不够、工作推委扯皮、顶着不办、严重失职或出现责任问题的,要按照规定程序和办法报县委、县政府查处问责。

实施方案 篇8

  一、书法特色学校特征的认识

  特色,指横向比较优于其他同一类事物同一方面的优秀品质。因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必须选择特色,设计特色,创造特色,保持特色,强化特色。

  学校的书法特色,则指办学主体刻意追求、逐步实现的学校书法教学工作特别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稳定的本质特性。特色学校既有一般学校的共性,又有其鲜明的个性。这是学校特色的主要特征。这种独特性集中体现在全体师生书写方面综合能力的突出表现上。

  二、我校基本现状分析

  首先是学校领导班子有特色办学的理念,有较高的人文修养,以及严谨的治校策略,良好的工作作风。

  第二是有爱岗敬业的教师群体。从本校的师资实际出发,与大部分教师的兴趣爱好、专长取向一致或相近时,教师就容易接受,容易投人,工作进展就比较顺利,成绩也就比较明显。我校大部分教师都有写出一手好字的愿望,这为创书法特色学校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第三是写字教学有一定基础:学生、教师近几年参加过书法培训和书写展览,学生的书写字优良率有一定的提高。

  第四有健全可靠的保障体系。文明的校园环境,必备的教育设施,以及特色品牌学校的创建,都是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基础,是培养特色的外因。

  三、师资设置

  兼职书法教师:

  一年级:张春燕

  二年级:王玉琢

  三年级:张志倩

  四年级:李京丽、侯丽君

  五年级:李静、胡藏报

  六年级:靳华丽、孙丽美

  四、开展书法艺术教育的具体措施。

  1、成立学校汉字书写领导小组。

  组长:赵同标

  副组长:李京丽、李丽

  组员:张志倩、侯丽君、靳华丽、孙丽美、李静、胡藏报、李京丽、王玉琢、张春燕

  2、制定汉字书写的教学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3、重视师资培训,要求每位教师继续练习“三笔字”,形成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写字课有教案,作业形式多样。

  4、每天落实一节写字指导课,并保证每天20分钟的课外写字练习课。要求各班认真组织,加强指导和评价。

  5、做好教师的三笔字专业化成长培训工作,探索写字的规律和科学性。

  6、抓好表率。教师硬笔字每天练,每周展,定期举行学生作业展览,请“书写能手”介绍经验,形成你追我赶,后浪推前浪的局势。7、重视培养学生良好“双姿”,正确的双姿示意图班班上墙。每月检查评比一次,并通报评比情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8、大力推进写字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9、学校和班级开辟专栏展示师生书法作品。培养师生书法欣赏水平。

  10、各学科紧密配合,对学生每次作业都进行书写评价。

  11、成立书法兴趣小组,引导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五、各阶段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阶段目标:确立学校书法教育特色创建方案。

  (一)、营造良好的汉字文化教育氛围。

  改造校园环境,在学校布置展板、张贴、喷绘等系列有关汉字文化内容,使学生从小无时无刻不在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从而激发学生继承、弘扬中国汉字文化的热情。我校将继续营造纪昌文化教育氛围,利用多种场合、各种机会向师生、家长宣传“纪昌文化”“汉字文化”,使全体师生对学校特色创建工作入脑、入口、入心。

  (二)、成立学校特色创建领导小组,搜集、学习文献资料,分析校情,制定《纪昌庄小学书法教育特色创建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阶段目标:认真实施学校特色创建方案,深化《汉字书写》教材的使用及课程发展,初步形成学校特色。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生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坚持以《汉字书写》教材为依托实现学校特色形成。

  (一)组织开展《汉字书写》教材的使用及课程的实施

  1、校本组织

  (1)时间:学校教学计划中安排各班每周一节《汉字书写》课程和每天20分钟课外练字时间。

  (2)教师:语文老师是《汉字书写》课程教学的指导教师,科任教师给予支持和配合。

  (3)各年级段《汉字书写》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学校详细界定。

  六、教学目标

  一年级:练习用铅笔写字:执笔方法,坐姿正确;掌握基本笔画、常用偏旁部首、简单结构的字的写法,按照笔顺规则书写;同时选择规范美观的楷体教材为范本,进行蒙帖练习。要求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会整理保管学具。

  二年级:保持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坐姿,能按笔顺规则书写,注意间架结构的合理安排,行款格式的整齐规范,平时辅以楷体仿影练习,在反复的模仿中加深印象,逐步达到正确、熟练、美观地写出汉字。

  三年级:除写好铅笔字外,练习用钢笔写字,并练习用毛笔写字(描红)。要求学会正确的毛笔执笔方法和写字坐姿,学会运用毛笔描红基本笔画,字要描得端正、整洁,懂得笔、墨、纸、砚的使用、保管等知识,了解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知道写好毛笔字的意义,激发弘扬汉字书写艺术的兴趣。

  四年级:能比较熟练地用钢笔书写,懂得钢笔的使用技巧和保管知识。掌握毛笔的执笔、运笔方法,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学习用双钩填墨法和单钩扩墨法写正确、端正、整洁的基本笔画和含有这些笔画的毛笔字,学习按米字格读帖,掌握相应的读帖方法和技巧,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和一些常见的偏旁部首。

  (1)读帖:看占格,看运笔。

  (2)汉字的基本笔画,主要有如下一些:横、竖、撇、捺、点、提、折、钩等。

  (3)汉字的笔顺规则,可分为基本规则和补充规则两种:

  基本规则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外后里、先外后里再封口。补充规则有先中间后两边、右上或里边的点后写等。

  (4)汉字的间架结构,有如下六种: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品字形结构。

  (5)汉字的偏旁部首。

  五年级:继续练习钢笔字书写,有一定的'速度,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开始用毛笔临帖,学会读帖、临帖,做到“眼中有格,心中有字”,把握点画的形态特征,字形结构特点,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与范字基本相像。掌握各种基本笔画的运笔技能,提高毛笔的运笔技能。

  六年级:能比较熟练地写钢笔字,掌握各种字形的结体方法,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匀称;会用横条格书写,写得端正匀称,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继续学习用毛笔临帖,通过米字格的临写;培养学生读帖目测能力。能较正确地辨认字的形体结构,比例大小,笔画位置,力求运笔正确,结构合理,写得与范字形神相似。

  七、预期效果

  (1)通过学校书法特色创建,探索小学生汉字书写教学与育人相结合的契合点,最大化的发挥汉字书写教育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2)通过学校特色创建,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评述力等,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底色基础,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3)汉字书写练习讲究姿势,使人身体各种器官都得到了相应的锻炼,促使学生身心健康。

  (4)有效探索小学生写字系统训练的科学方法与小学生写字能力的检测办法、评价体系及小学生写字教学指导课的教学框架,逐步提高教师写字教学的指导和研究能力。

  (5)通过学校特色创建,使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和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了解书法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充分认识学习和继承书法艺术的重要意义。

  (6)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书法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八、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书法教育特色创建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的精心组织下,全校教师全方位齐抓共管。

  2、建立和完善各项考核制度

  为指导和鼓励师生在学校特色创建过程中的积极性,制订汉字书写评价标准和练字、展览制度,以促成学校特色创建的不断推进。3、学校经费优先保证特色创建工作的使用。

  九、本学期主要活动安排。

  三月份:

  1、组织全校师生召开“弘扬汉字文化,为学生成长奠基”学校书法教育特色创建工作启动仪式。

  2、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学习书法的基本常识,基本的书法技能等)

  3、各年级制定“汉字书写”课程教学计划并落实教材和课时。

  4、学校制定各项评价标准和制度。

  四月份:

  1、一年级“双姿”合格率检测。

  2、开展“与汉字同行”系列实践体验活动。

  3、进行一次“汉字书写”评比验收及“汉字书写”竞赛。

  五月份:

  1、进行“汉字书写”校本培训。(邀请专家进行指导)

  2、开展《汉字书写》课程校本教研活动。(学校推出样板课、组内进行人人讲)

  3、组织开展“弘扬、继承汉字文化”班级特色评比活动。

  4、教师“三字”比赛。

  六月份:

  1、开展多种形式的师生书法教育成果展示活动。

  2、组织评选“汉字书写标兵”和“优秀指导教师”。

  3、校级书法比赛,优秀作品在学校和班级展览。

  七月份:

  1、开展假期“我与汉字同行”实践体验活动。

  2、制定下学期《汉字书写》课程教学计划。

【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实施方案08-10

经典诵读实施方案09-25

培训实施方案10-14

项目实施方案09-19

组织实施方案10-06

[优]实施方案10-05

实施方案(热)09-02

服务实施方案10-14

项目实施方案范文10-16